每年全國兩會期間的委員通道,一直以來都是直通民心、傳遞民意的重要窗口,備受各方關注。由于現場回答時間有限,“通道”上委員們講述的故事令人有些意猶未盡。為此,本報記者再次對話“通道”上的委員,聽他們講述那些同樣精彩的、委員通道上未講完的故事……
2020年重陽佳節期間,王定華委員(右)前往當時已經98歲高齡的陳琳教授家中進行探望。
王定華委員在通道上說:
“廣大教師應當弘揚教育家精神,像孔子那樣有教無類;像陶行知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像張桂梅那樣為教育事業燃燒自己;像于漪那樣不僅育分,更要育人?!?/p>
3月7日,在“委員通道”上講到“廣大教師應當弘揚教育家精神”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無論多少次,只要談起這些教育家,想起他們的故事,總會為之動容。特別是昨天下午在聯組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殷切囑托,更深感教師們重任在肩?!蓖醵ㄈA感慨地說,圍繞教育家精神的故事,他想講的還有很多很多——
“黃大年,為發展我國深??瓶己蜕畹乜瓶?,曾毅然決然拋下英國的優渥生活與頂尖科研資源回到祖國。2016年,我曾到吉林大學深入了解他的先進事跡,非常受觸動。因長期高強度工作,他身體狀態很差,依舊主動請纓投身科研教學一線。一次在飛機上他頓感暈厥,在意識清醒的最后一刻,找到乘務員說:‘如果我不行了,請一定要把我的電腦交給黨組織’。”
“在燕趙大地的太行山脈,‘農民教授’李保國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農村,手把手教鄉親們如何修剪果枝、防治病蟲害。他將田間地頭變成生動的課堂,帶著學生們深入農業生產一線,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修煉品質。在李保國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土地和鄉親們的那天,太行山區無數群眾自發來到市里的醫院附近,前來送別這位長期生活在他們身邊的教授。”
“在滇西的大山深處,燃燈者張桂梅,以非凡的毅力與深沉的大愛,驅散著山區教育的陰霾,為無數女孩點亮夢想之光。清晨,當第一縷曙光還未完全照亮校園,她就已守候在教學樓前;夜晚,學生們入睡后,她才回到宿舍備課、批改作業。無論有多少困難,她未曾有過一絲退縮?!?/p>
“我在委員通道上講的一代英語啟蒙‘明星’教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在校園被人們親切地稱為‘3UP’教授:站立授課(Stand Up),以表對學生尊重;激情授課(Speak Up),聲音洪亮,課堂氣氛熱烈;按時下課(Shut Up),絕不拖堂。90歲高齡做完腰疾手術,還立下遺囑,愿捐出角膜等器官,遺體供教學使用,盡顯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p>
……
講完一個又一個故事,王定華感慨地說:“擁有教育家精神的人,純粹質樸,值得敬佩?!?/p>
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名教育家型教師。走下通道,王定華說,他最想送給廣大教師們的一句話是——教育家精神并非高不可攀或遙不可及,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在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的故事中獲取力量,樹立成為“教育家”的職業理想。(記者 朱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