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制造業高速發展,職業教育駛入發展快車道。“不過,職業教育持續發展的背后,與產業需求脫節的結構性矛盾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持續多年關注職業教育的阮詩瑋委員表示。
阮詩瑋解釋說,首先是人才供需不匹配。一方面,傳統制造業引入智能制造后,所需人才結構發生巨變,技術單一的熟練工被機械臂、機器人取代;另一方面,芯片產業、精密儀器制造等高精尖行業,急需海量兼具高超應用技術、先進理論知識、卓越創新精神的“科研型”工匠。其次,育人模式不匹配,有的職業學校教學導向還是“普高化”,以升學而非培養技能、創新思維為主要目標。
阮詩瑋認為,職業教育雖發展多年,但“重普教、輕職教”的總體形勢和社會思維沒有改變。他建議,深入推進教育學制改革,推動職業教育“高等化”,將職業教育上移至高等教育階段。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共育人才,產業一線人才常態化進入高校,傳授前沿實用技術。以今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其世界領先的3D動畫特效背后,是全國近4000名動畫人的托舉。如果他們能進學校‘開班授徒’,必將使我國動畫產業人才培養獲得提升。”阮詩瑋希望能盡快打破體制機制壁壘,讓各行各業最前沿的人才都有渠道,同時也樂于到高校教書育人,助推我國高精尖領域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