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歷來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如何更好地發揮民營企業就業蓄水池作用?廣西雙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英委員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在擴大就業方面,民營企業可以通過不斷拓展業務領域、擴大生產規模等方式吸納就業。”楊英進一步解釋道,以新建的生產基地為例,它涵蓋了生產、技術、管理等多個崗位類別,對一線工人、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員都有需求,能滿足不同層次求職者的就業。
在新興產業和新經濟模式領域積極布局,也是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像互聯網電商企業,不僅提供了運營、客服、美工等線上崗位,還帶動了物流配送、倉儲管理等相關行業的就業。民營企業也要積極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探索與自身業務的結合點,爭取在新興領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楊英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穩崗返還、稅費減免、就業補貼等政策,對民營企業穩定崗位起到了極大的支持作用。”楊英表示,這能夠顯著降低用工成本,增強民營企業穩定崗位的能力。但民營企業自身也需要加強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有足夠的能力維持員工就業穩定。
楊英認為,“民營企業不斷完善薪酬福利體系,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福利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基礎。”此外,楊英還補充道,民營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勞動法律法規,為各類求職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并盡可能更多地吸納特殊群體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