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上海市委會專職副主委 曹阿民
連線對話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平桂區政協委員,區民族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 邱宗欣
曹阿民:邱校長您好。3月6日下午,我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覺很振奮。您長期在基層從事教育工作,我很想跟您交流一下,您有什么感受?
邱宗欣:曹委員您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我們平桂區民族學校是由政協助力建立的一所民族學校,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制定了傳承保護優秀中華民族文化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相結合的特色辦學之路。近年來,學校積極把各級黨委、政府對優先教育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平桂區民族學校模式”。
曹阿民:民族邊疆地區的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不僅影響教育現代化進程,更直接關系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守疆護邊情懷的培養。您目前所在學校的基礎教育開展得如何?
邱宗欣:作為平桂區義務教育保障及易地移民扶貧搬遷安置配套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學校目前除滿足平桂區土瑤聚居區和移民扶貧搬遷家庭學生入學外,還有效地緩解了來平桂務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義務教育路上“一個孩子都不能少”,我們盡最大努力保障了所有孩子都有學上,讓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曹阿民:這幾年間,我連續通過《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融媒體等媒體報道了解到賀州市平桂區土瑤聚居區“一步跨千年”的蝶變。當地孩子們的教育情況現在又有哪些新變化?
邱宗欣:學校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教育相結合,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品牌土瑤文化教育,開設了瑤繡、瑤歌、長鼓舞等特色課程,比如在瑤繡課程中指導學生繡黨旗、國旗等,不僅傳承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播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滋養師生的國家榮譽感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校自行設計的“土土、瑤瑤”卡通人物形象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除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外,平桂區還從財政預算中撥付膳食和交通補助。依托先進數字技術,學校還構建了交互智能錄播系統“云上交流”平臺,與內蒙古、海南等地各族孩子開展線上線下聯誼活動,“同上一堂課”讓教育資源分配更進一步實現均衡。不過,目前科技教師不足、科技教育不足仍是我們的短板。您對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還有哪些建議?
曹阿民:基礎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基石。目前由于升學考試,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學業重、壓力大,“五育并舉”的均衡教育對于塑造學生健康的身心和提升學習能力很重要。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對于基礎教育的發展影響越來越大,未來的人才更需要創新能力,因此基礎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重要。我想,這也需要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加快適應新時代的教育變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