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獅表演、逛游園廟會、品傳統小吃……漫步在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公園內,海外華僑華人找到了熟悉的家的感覺。沒錯,此時的他們并非置身中國,而是在孟加拉國的首都達卡。新年伊始,在異國他鄉的一隅,飄起了濃濃的中國“年味”。
“北京時間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九屆常會上,被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聽到這個消息的海外游子沸騰了,我們第一時間準備慶祝,希望為當地民眾帶來一場文化盛宴,講好中國精彩的非遺故事。”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顏寶鈴委員向記者講述了那一刻的激動。
春節廟會開始當天,不僅華僑華人蜂擁而至,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當地民眾慕名而來。“很多都是一家老小打扮得漂漂亮亮來游園,看到那一幕,我內心很受觸動。”顏寶鈴說,“春節‘火’到了異國他鄉。”
在現場,惟妙惟肖的舞獅表演成功“出圈”,拍照、錄像的人絡繹不絕,中國的傳統小吃——冰糖葫蘆也俘獲了一批外國粉絲的味蕾。紅彤彤的山楂、清脆酸甜的口感,帶動著整個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許愿樹下也站滿了人,我們和孟加拉國的朋友們講,這是中國人過年的儀式感,可以將自己的夢想和愿望掛上去。于是,越來越多的當地人學我們將心愿寫在一條條紅色綢帶上。”顏寶鈴笑著說,“微風蕩漾,紅綢飄揚,宛若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在輕輕飛舞。”
令顏寶鈴意想不到的是,廟會還未結束,當地民眾已強烈要求再多舉辦兩天。在他們的熱情相邀下,一場原本計劃僅辦一天的春節活動成功“返場”。“未來,我們計劃將這一春節廟會作為品牌活動年年舉辦,通過豐富多元的形式和內容,更好地展示中國的高質量產品,呈現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顏寶鈴說。
從2013年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到孟加拉國投資,顏寶鈴已在這里工作了12年,她在孟加拉國的生產基地也從當初100多人的小廠,發展成為超萬人規模的現代化大廠,為當地提供了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工廠所在的村莊伴隨著工廠的發展壯大,從當初不到400人,到現在已成為擁有4萬多人口的繁華市鎮。
“在實現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民心相通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要促進民心相通,需要開展‘小而美’的項目,以小切口引領民心大融通。這次春節廟會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嘗試。”顏寶鈴說。
為此,她將這段春節故事帶到了今年全國兩會。
“通過在海外國家和地區舉辦春節廟會,一方面,全面生動地展示了中國春節的特色和面貌,宣傳推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另一方面,也有效凝聚了僑心僑力,增強了海外僑胞們的愛國熱情。此外,春節廟會還拉近了中國與舉辦地國家民眾的心理距離,增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對開展民間外交,促進文化共融、民心相通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