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鮮明的政策導向,給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現場,“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特邀界別58組委員熱議的焦點。
“國際化市場化大潮中,民營企業是一支不可估量的經營主體和創新主體。”徐士龍委員一直以來十分關注民營企業“出海”問題,他表示:“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重點支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形成龍頭帶動效應;需要采取有效策略,助力‘出海’民營企業深度融入當地發展,有效作為。”
駱正明委員表示:“將切實扛起肩上的責任,積極參與國家重大項目,深化與央企國企的協同發展;持續加大新能源并網等方面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綠色低碳轉型,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民營企業的智慧力量。”
在新的發展浪潮中,如何讓民營企業家發展得更安心?
“要進一步完善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律制度,讓民營企業發展更安心。”徐士龍表示。
黎昌晉委員建議,要多措并舉壓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完善政策激勵機制,縮短小微企業融資鏈條,構建更完善的普惠金融風險緩釋機制。
長期從事經濟研究工作的王昌林委員表示,將會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強學習和宣傳闡釋,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積極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有信心!有力量!有底氣!”委員們紛紛表示,中國經濟“脈動”強勁有力,民營企業家定將在時代的舞臺上大顯身手,積極擔當,敢作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