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土壤地力提升”“分類推進撂荒地復墾對策”“以新質生產力助力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3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農業界別協商會議上,多位委員圍繞“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主題,從調研和工作實際出發謀良策、出實招。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在現場作出回應。
當天下午,多場界別協商會議同時舉行。相關界別分別在各自駐地組織界別委員圍繞界別群眾共同關心的議題,與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深入開展協商交流。
界別,是人民政協組織的顯著特色之一。全國政協設有34個界別,基本涵蓋了各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和社會各行業、各方面、各階層、各群體。界別制度設計體現了統一戰線組織與人民民主形式的有機統一,界別委員構成充分體現了突出界別特色與彰顯廣泛代表性的有機統一,為把黨和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把各界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提供了保障。
聯系服務界別群眾,是新時代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界別群眾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工作,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2024年,全年共19557人次全國政協委員開展履職“服務為民”活動6501項、服務群眾100多萬人次,1.2萬余人次開展萬余項聯系界別群眾活動、聯系界別群眾53萬余人次,有效服務發揮人民政協統一戰線組織功能,把界別特色轉化為履職實績,在厚植為民情懷中書寫責任擔當。
過去一年來,廣大政協委員切實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立足工作領域和專業特長,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展中重大現實問題,“身”入界別、“心”連群眾,在一場場共謀發展的協商活動中,積極開展思想引領、聽取意見、反映訴求、凝聚共識、增進團結工作,匯聚起助力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最是一年春好處,篤行不怠更向前。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全國政協將繼續發揮界別特色優勢,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在密切聯系群眾中聚民眾之智,在真情服務群眾中解民生之憂,堅定必勝信心、匯聚奮進力量,奮力書寫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精彩答卷。
(記者 包松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