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把校級團隊全體成員的主題研討會開到了上市公司里,收獲非常大!”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委員在會議期間的話,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高等院校的領導班子到上市公司參觀學習很常見,而小學的領導班子到上市公司參觀研討則并不多見。
承接會議的是一家高端制造業企業——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那天公司董事長夏漢關非常謙和地給我們講解公司文化、發展歷程及發展愿景。”高金鳳說。
“過去對企業家的印象是‘超有錢,好風光’,真正走進了解后才知道,他們也經歷了很多坎坷。這種身邊的勵志奮斗故事,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品德修養涵育非常有益。”一位校級團隊成員說。
在公司的無人車間里,夏漢關分享了技術變革帶來的管理變化以及應對之策。“先進技術、顛覆性技術場景等帶來的變化,已經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了。難道我們還是只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教學生學科知識和技能嗎?”高金鳳和同事們共同思考著。
夏漢關還向高金鳳和同事們分享了企業的“招工二十條”。“為人的品格、工作態度、遇到挫折的應對能力、動手能力……”大家逐條分析。“《課程標準》上說的‘核心素養’就這樣具象化了。”高金鳳說。
帶著種種思考,團隊成員回到學校,和自己分管工作所對應的員工分享思考,聽取建議。
一位年輕語文老師在講解課文《影子》的時候,不再是單純地講課,而是掏出手電筒,和孩子們一起現場演示影子的變化,還讓孩子們開展小組交流、辯論。
“還有的老師,把參觀的感受在課堂上向學生分享,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高金鳳說。
據高金鳳介紹,近年來她借鑒、融合政協工作經驗,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學校管理變革,開展基于日常管理例會的微變革、微創新。例如改傳統例會“行政喊話”為“專業對話”,從“一人獨話”到“眾說紛‘云’”。同時還邁出“跨界”步伐,開展校企合作,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互助共贏等方式,讓學校師生了解企業及未來社會人才的需求、挑戰和機遇等。
“這也對我的政協委員履職非常有幫助。今年我圍繞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網絡素養、深化中小學社會實踐培養創新型人才等建言,很多都來自和先進企業聯動之中產生的思考。”高金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