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這一論斷體現了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把握和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洞察,既具有短期內穩經濟增長的現實意義,又具有長期優化經濟結構的戰略意義。
過去較長時期內,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在消費端、擴張需求總量方面的發力相對謹慎。從長期看,應當從改善分配結構入手,漸進、平穩地推動總需求改善、經濟回歸均衡和循環恢復暢通。消費市場局部的改善不足以解決總量問題,必須擴大政策覆蓋面以減少市場扭曲,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一方面要大力提振消費。建議更大幅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可考慮發行通用型“消費折扣券”,減少用券限制,擴大補貼覆蓋產品類別和使用范圍,確保用券購買與非用券購買的消費者享有平等權益,并提高補貼申領的便利度和及時性。
另一方面要提高投資效益。要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堅決清理無效低效投資,在發揮有效益的投資對于提高就業和收入、提振消費信心積極作用的同時,把有限財政資金更廣泛地運用到消費領域,直達消費者,形成在財政承受能力之內更好兼顧消費和投資的政策合力。在支持“兩重”項目時,加大對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資助力度,著力緩解高技能人才的結構性短缺問題,推動投資盡快產生效益,同時加大對消費基礎設施和新消費模式、新消費場景等領域的投資力度,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