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5年全國兩會專題>履職一年間
履職一年間|全國政協常委張復明:厚植人文紐帶 共繪兩岸“同心圓”
張復明(左二)在山西陽泉調研晉臺兩地版畫交流展籌備情況
2024年3月6日,作為全國政協民革界別的一員,我有幸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心潮澎湃,激動之情至今也未平靜!同時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一年來,我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心懷“國之大者”,把總書記的關心鼓勵和殷切期望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以更高水平的工作成果與履職成效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積極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指出,要積極推動兩岸科技、農業、人文、青年發展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從山西情況來看,發展晉臺科技交流合作有空間、農業交流合作有潛力、青年交流合作有平臺、人文交流合作有優勢。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結合山西實際,在助力晉臺經濟合作的基礎上,厚植兩岸人文紐帶,推動交流交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關公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活著的基因,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實踐方面,是中華忠義文化的代表和標識。正所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忠義文化發軔于山西,輻射世界。然而,面對傳統文化復興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關公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還存在不少問題,如對關公文化的重視不夠、研究投入不足等。為此,我提交了關于“以傳承弘揚關公文化為抓手,深化兩岸交流促進對外交往”“弘揚關公忠義文化,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建言,得到相關部門重視。我建議整合相關資源,加大力度推動關公忠義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此外,我提出關于“助力關圣文化史跡申遺”“發揮關公忠義文化紐帶作用,推動兩岸交流和對外交往”的建議,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統籌協調支持建立四省六市民革和政協組織“弘揚關公文化,促進聯合申遺”協商協作機制。在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我作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大會發言。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我深入挖掘和活化利用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持續推動晉臺文化交流。山西連續七年組織舉辦以“關公文化與中華文明”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書畫展和研討會,關公文化“一展一會”成為民革祖統工作特色品牌。2024年的關公文化書畫展,專門為兩岸35歲以下的青年書畫家設立“新銳獎”,突出“兩岸”和“青年”元素,持續打造具有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特色的展覽品牌。連續三年在山西高平炎帝陵共同主辦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大典,成為推動晉臺合作的重要平臺。推動舉辦晉臺兩地版畫交流展,開拓民革內陸地區祖統工作新渠道。推動臺灣青年聯合會與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簽約合作建設“兩岸職業教育交流平臺”。
凱歌而行風正勁,乘勢而上行不輟。今后,我將繼續發掘和活化利用厚重的三晉文化資源,請臺青“走晉來”、臺胞“看晉來”,讓歷史發話,讓文物發聲,讓文化發力,厚植兩岸人文紐帶。通過助推舉辦兩岸炎帝文化節慶活動、探索開展兩岸根祖文化聯誼活動,著力提升兩岸關公文化書畫活動,強化“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文化意識,致力文化潤心,增進臺灣同胞的國家認同。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山西省政協副主席、民革山西省委會主委 張復明)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