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如何更好地發揮宗教界在民間對外交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國際理解互信的獨特作用,同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講好宗教界愛國故事,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浙江省普陀山宗教界多年來緊密結合國家大局,從弘法利生到文化交流、從公益慈善到國際交往,為宗教工作探索了經驗、提供了范例。
一、 發揮宗教界在民間交往中的獨特作用,積極促進人心相通。一是以觀音文化為依托深化對外交流,提升佛教在國際文明對話中的影響力。二是以制度建設保障對外交流規范有序,不斷提升對外交流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扎實的人才基礎。三是通過多元載體講好中國宗教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佛教、中國文化以及中國社會的開放與包容。
二、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講好宗教界愛國故事,積極助力共同富裕。一是多措并舉助力共同富裕,將公益慈善事業納入協會重要議事議題,設立公益慈善工作領導小組,累計投入公益慈善資金達12億元。二是積極參與國家重大任務,在脫貧攻堅戰中,主動與西部地區結對幫扶,助力精準扶貧。三是在公益慈善中彰顯佛教擔當,每年持續開展賑災助困、興教助學、醫療救助和環境保護等活動。
當前,我國已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宗教界應繼續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堅定不移地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寬的視野,發揮宗教在民間外交中的獨特作用,深耕國際交流;以更實的舉措和更嚴的標準,講好愛國主義精神故事,鞏固公益慈善成果,為國家共同富裕事業貢獻更多力量;不斷提升弘法人才培養質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