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委員建言
全國政協委員巫家世:讓“人工智能+”賦能文化遺產保護
“數字化賦能是實現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路徑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巫家世建議搭乘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的東風,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文物保護相結合,打造“智能診斷—動態保護—活化利用”應用體系。
巫家世建議聚焦AI技術對大氣環境、古建筑生物病害等方面的高效監測和動態分析,建立文物保護數字庫,形成覆蓋普查、監測、評估的一體化智能診斷網絡。根據監測數據構建文物健康模型,推動文物保護從被動搶救向主動預防轉型。以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文化遺產進行創造性轉化,如探索開發可交互的數字孿生展品、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等,實現公眾深度參與。探索建設文化遺產IP智能開發平臺,推動文物資源向教育、旅游、創意產業延伸。(肖亮升 潘柯君)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