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頭條 聚焦 要聞 熱點 政在協商 統戰之聲 委員建言 市縣政協 臺港澳僑 委員故事

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市縣政協

擔當新使命 奮進新征程的“政協答卷”

——福建泉州市政協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履職紀實

2025年03月14日 14:55  |  作者:本報記者 王惠兵 通訊員 胡國龍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360截圖20250313105205003

泉州市政協召開各級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現場推進會

360截圖20250313105232108

泉州市政協主席肖漢輝帶隊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題調研

360截圖20250313105304491

泉州市成立雕藝行業委員履職解紛室和雕藝行業訴非聯動法官工作室

灼灼韶華,篤行致遠。回眸2024年,奮進依然是不變的主題。

這一年,泉州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加快構建“南高新、北石化、環灣崛起、縣域做強”的產業空間格局,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在百舸爭流、不進則退的新時代浪潮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一年,泉州市政協與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與城市奮進的脈搏同起伏、共律動,主動融入“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工作大局,充分激發專門協商機構制度效能,為推動全市改革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貢獻智慧力量,在時光的洪流中留下清晰的履職印記。

“一年來,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泉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共舉辦各類協商活動90多場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議案53件、調研考察報告157篇,政協委員提案立案645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300多條……”2025年1月6日,泉州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主席肖漢輝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向主席臺,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履職答卷。

鑄魂——吹響黨建引領“沖鋒號”

黨旗領航,因勢而謀。這一年,市政協以學為基、以學為先、以學為要,在統一思想共識中同向同行。

把好“方向標”,深化內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市政協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共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部署,推進全市政協工作與時俱進、提質增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廣泛組織界別委員談體會、議落實。組織機關黨員干部30多批次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舉辦第四期委員履職培訓班,用好全國政協“網上書院”、界別委員活動組等平臺,形成了班子成員帶頭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委員互動交流學、機關黨組織集中學的“書香政協”大學習體系,筑牢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政治根基。

當好“領頭雁”,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市政協圍繞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班子成員結合調研視察、提案督辦、界別活動等形式,到基層宣講28場次,黨組成員為機關和界別群眾上專題黨課8次。組織經濟、農業、民建、工商聯等界別委員開展全會精神學習交流,研討貫徹落實措施。舉辦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委員沙龍直播,圍繞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密切政府、行業、企業、院校產學研合作,以科技創新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研討建言。

黨建“大融合”,以政協黨的建設統領履職實踐。市政協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全面支持駐機關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責任。持續深化實施“海絲先鋒”達標創星、“旗幟領航·項目創優2024計劃”、先進“五好”黨支部創建系列行動,推動機關黨建質量全面提升,機關黨委、專委會黨支部獲評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引領履職創新取得新成效,“聯合搭建‘政協﹢法院’委員履職解紛新平臺,護航產業發展和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案例獲評全市“雙十佳案例”、全省“百優案例”。

聚力——匯聚改革發展“政能量”

實字托底,應勢而動。這一年,市政協緊扣中心、創“新”求進、向“新”而行,在助推改革發展中聚智聚力。

循“新”出發,緊扣全市發展要事獻策出力。市政協圍繞加快南翼高新區建設、提高“泉州優品”知名度和國際競爭力、發展數字經濟等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工作建言獻策。組織港澳委員、異地商會委員和特邀嘉賓與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座談交流,就拓展海外市場、數字賦能產業轉型等方面提出12條建議。班子成員一線參與5個千億產業集群發展小組工作,掛鉤百強民企27家、臺資企業18家,全面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因“新”而變,緊扣產業轉型趨勢務實協商。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內涵,市政協圍繞“創新發展‘晉江經驗’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梯隊”主題,形成24篇調研報告,協商成果在《政研專報》上刊發。組織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題調研,提出提高行政司法協同保護效率等5個方面14條建議,市政府專題研究吸納。舉辦“發展科技金融 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沙龍,提出構建銀企合作平臺、創新金融產品等舉措。開展“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視察,就加快打造經濟“藍色引擎”提出一系列建議。

用“新”賦能,緊扣城市能級提升精細建言。市政協聚焦“加快推動全國創新成果轉化節點城市建設”“加快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示范城市”等議題,開展督辦協商,促進諸多建議落實見效。聚焦放大世遺效應,開展“加強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與活化利用”專題調研和對口協商,提出構建文旅生態圈、壯大海洋文旅經濟等對策建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聚焦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國際時尚之都”開展調研視察,為申創工作助力添彩。

以“新”聚勢,緊扣兩岸融合發展調研議政。市政協圍繞“發揮泉臺民間優勢 促進兩岸融合發展”議題,組織召開24場調研座談會,問卷采訪148位臺商,形成31篇調研報告,并就推動泉臺經濟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31條具體建議,市委專題研究協商建議轉化,課題成果在《調研文稿》刊發。扎實創新開展“讓政協走進臺胞 讓臺胞走進政協”活動,市縣政協深入臺胞臺企調研245場次,協調相關部門解決臺企反映的困難問題36件;組織臺胞走進政協參政議政134場次,吸納意見建議126條;政協委員與臺胞結對交友197對。

精耕——打造協商為民“連心橋”

協商為民,順勢而為。這一年,市政協“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在建設美好家園中精耕細作。

500余名委員下沉一線參與社會治理。市政協堅持不懈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鞏固提升“點、條、塊”履職平臺體系和工作運行機制,主動融入全市“兩中心一平臺”建設,充分發揮309個“黨建﹢”鄰里中心委員工作室、33個行業委員履職解紛室、285個委員聯系點作用,組織528名各級委員入駐36個綜治中心、211名委員入駐69個小微權力監督平臺,廣覆蓋、多領域、精細化服務群眾、化解糾紛、促進和諧,依法依規成功調解糾紛2500多件,涉及金額3.5億余元;推動解決“民生關鍵小事”和群眾關心的問題1100多件,相關做法在全省政協組織推介,入選泉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最具獲得感”十大舉措。

全方位兜住、兜準、兜牢民生福祉。市政協組織“基礎教育補短板”“深化產教融合”專題協商成果落實“回頭看”,圍繞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開展“點題協商”,針對“推進校園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進行“微協商”,提交《關于加強物業收益監管的建議》等調研成果,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積極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民主監督協商,新編完成《泉州市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系列叢書》5冊,讓一個個履職“金點子”變成呵護民生的“金鑰匙”。

全“綠”以赴守護綠水青山。市政協成立關注森林活動組織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推動全市加快實施“三個百千”綠化美化等森林生態建設工程。推行“鄉愁河長﹢政協委員河長”工作機制,開展“海漂垃圾治理”視察監督、開展“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專題調研等,推動全市老百姓生活環境更加潔凈亮麗、舒適宜居。

用心關愛“一老一小一困”特殊群體。市政協開展“加強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 讓城市無礙更有愛”微協商,推動494個無障礙改造項目、30個示范樣板項目實施,1個項目列為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展“全國助殘日”走訪慰問,協調愛心企業捐贈價值20多萬元的康復運動器材。針對孤獨癥群體服務保障需求,立案辦理“關于加強孤獨癥兒童融合環境建設”等6件相關提案,推動工作落實。募集資金走訪慰問少數民族低收入群眾60戶、少數民族大學生20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拓展——奏響創新創優“協作曲”

拓展提升,乘勢而上。這一年,市政協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尋求新路徑,在深化制度集成中創新創優。

突出界別屬性,開展深度協商。市政協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部署,制定《關于加強界別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主席會議成員分工聯系界別制度,細化確定37項小切口主題活動,廣泛覆蓋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事業等各領域,運用13種方式開展履職活動,體現了界別專長、廣泛參與、靈活多樣、富有成效的特點。市政協班子成員還掛鉤督導縣(市、區)實施34個點題協商、13個微協商項目,以點帶面,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渠道、聯系界別群眾、解決困難問題、凝聚共識力量。

堅持量質并重,做實提案工作。市政協將政協大會發言、協商議政活動、調研視察報告、社情民意信息等成果轉化為提案,靶向推動工作落實。以提高提案轉化率為重點,編發30期《重要提案摘報》,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72件次,明確提案辦理意見和責任單位。建立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督辦等機制,深化提案與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機制,創新“提案﹢監察點題整治”“提案﹢微協商”“提案﹢公益訴訟”等機制,強化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創新經驗在全省推廣。精心編撰《提案故事》,展現負責任、講真話、有溫度的提案工作成效與風采。

上下一體貫通,密切聯動協作。市政協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協作運行體系,配合全國政協、省政協開展調研活動51批次,與縣級政協聯合開展調研視察等協商活動75批次。由中共泉州市委辦公室召集相關部門聽取吸收采納政協協商成果情況通報,與市直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共同確定協商議題,聯合開展專題協商、調研視察、提案辦理等履職活動,合力推動協商成果落實。構建全系統、全過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機制,一年來,報送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國政協、省政協采用230多條。

凝心——畫好團結奮進“同心圓”

團結協作,借勢發力。這一年,市政協履職聯合、資源聯享、活動聯辦,在攜手并肩奮斗中共促共榮。

平等協商共事。市政協繼續落實主席會議成員分工聯系、專委會對口聯系全市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制度,引導各黨派團體、工商聯和各族各界人士增進“四個認同”,理解、支持、參與全市改革發展事業,投身民生條件改善和社會公益活動。同時,搭建多元化履職平臺、開展多樣化履職活動,各黨派團體發揮積極作用,高效履職建言,一年來,共提交大會發言材料44篇、團體提案152件、調研報告32篇,報送了一批高質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充分展現了多黨合作制度的生機活力,形成了全方位合作、多形式建言的良好局面。

凝聚強大力量。市政協關注泉籍商會和委員企業發展,走訪異地泉籍商會并現場舉辦民營經濟發展專題講座,同步開展招商推介。組織到友好城市酒泉市交流考察,促成一批合作項目。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情況”專題視察和“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界別活動,助力夯實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募集資金83萬元,幫扶少數民族村發展。開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教”界別協商,引導宗教界人士正信正行、向上向善。與全國政協、省政協聯合開展涉臺系列調研,結合泉州實際提出意見建議。組織華僑大學境外新生開展“看海絲·愛泉州”體驗教育活動,增進家國認同,積聚友好力量。

廣泛傳播共識。市政協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主題書畫攝影展、詩詞吟誦會,回顧光輝歷程,展望美好未來。編纂《匠心泉州》文史資料專輯,展示泉州傳統工藝美術的深厚底蘊和高超技藝。組織“推進閩南語保護和傳承”對口協商和“泉州非遺活化利用現狀”視察監督,助力傳承弘揚閩南傳統文化。聯合舉辦“泉州學·文史系列”等文化講座8場,激發市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助力泉州文脈傳承。

修身——串起提質增效“履職鏈”

固本強基,蓄勢而勝。這一年,市政協想黨委政府所想,以自身所長、應基層所盼,在提升履職效能中出色出彩。

發揮激勵作用,確保委員擔當作為“有實效”。市政協以“書香政協”建設為引領,通過舉辦專題宣講、交流研討和“委員讀書群”線上學習等形式,打造過硬的政協制度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隊伍。建立多層次委員履職平臺和聯絡服務體系,推薦200多名委員擔任各類民主監督員,引導委員在關鍵時刻亮身份、作表率、敢擔當,在經濟發展一線、項目建設現場、幫扶助困活動、社會公益事業中都能看到委員身影,委員參與協商議政活動4000多人次,履職優秀率達93.1%。

強化自身建設,確保政協履職盡責“水平高”。市政協機關被評為2020—2023年度泉州市創建模范機關先進單位,激發干部隊伍活力與干事創業動力。以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為抓手,落實省委專題會議18個方面要求,有力推動了市縣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

改革發展熱潮奔涌,海絲名城活力勃發。2025年,泉州市政協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泉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擔負起光榮使命,從春天啟程,向理想奮進,一直親近土地,一直親近人民,以大團結大聯合的胸襟與熱情,凝聚強大共識與力量,同心同德,善作善成,把履職作業寫在泉州大地上、寫進群眾心坎里,為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張燁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另类亚洲中文字幕 | 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在线观看国产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