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科創話題熱度持續攀升。持續關注科創行業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錦輝表示,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粵港澳大灣區,應把握創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通過共建科創生態圈,助力國家科技強國建設。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創新科技樞紐,擁有獨特的國際化優勢和完善的法律體系,可以發揮香港所長、滿足國家所需,在科創領域大有作為。”黃錦輝說,然而,目前香港與內地在科創領域的深度融合仍面臨一些政策壁壘和機制障礙,亟須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優化,進一步推動資源的高效流動與協同發展。
“建議建立大灣區科創合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各項措施的落實。比如,從人流、物流等要素流通而言,要進一步簡化內地相關科創人員出入香港的審批流程,嘗試推動‘綠色通道’審批機制,為參與大灣區科創合作的相關人員發放專項通行證,允許其在特定時間內自由往返內地與香港,便于開展實地調研、項目對接和合作洽談。”黃錦輝說。他也建議,繼續推動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間的資金互通、市場互聯工作。鼓勵內地投資機構在香港組建本地化的基金管理團隊,推動內地科創企業“走出去”,提升其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在黃錦輝看來,相關科創機制建設可以在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城市先行試點,積累經驗后逐步推廣至整個大灣區,助力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