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資訊
最高檢與中消協聯合發布消費者維權典型案例
美容場所擅自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項目被查處案情顯示,河南省長垣市轄區內十余家生活美容場所在未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開展注射瘦臉針、水光針、割雙眼皮、隆鼻、除皺抽血、割眼袋、整形手術等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存在醫療安全隱患。部分生活美容場所未依法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違規發布醫療廣告,實際經營地址與注冊地址不符、進行虛假宣傳,消費者生命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022年11月,長垣市人民檢察院在開展醫療美容行業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上述線索后,予以立案調查。2022年11月29日,檢察院向長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對案涉生活美容場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市衛生健康委在收到檢察建議書后,雖按期書面回復已整改到位,但經長垣市檢察院跟進調查發現,其并未對案涉長垣市某醫療美容服務有限公司和河南某醫療美容公司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違法經營醫療美容項目的行為進行處理。
經長垣市檢察院督促,市衛生健康委于2023年5月對長垣市某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5000元、罰款7.9萬元、責令立即停止執業活動的行政處罰;對河南某公司實際控制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萬元、罰款11萬元的行政處罰。2023年7月14日,長垣市檢察院跟進調查發現,河南某公司仍對外經營醫療美容項目。2023年1月至7月,案涉兩家公司醫療美容項目違法所得共計70余萬元。
案件審理過程中,長垣市檢察院深挖案件背后深層次原因,將相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線索移交長垣市紀委監委,長垣市紀委監委深入調查后立案2人,并采取留置措施,涉嫌違法犯罪問題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食品藥品安全等涉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件2.6萬件。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緊盯食品藥品等行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涉及的案件領域不僅包括傳統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還涉及個人信息保護、反電信網絡詐騙以及“單用途預付卡”等特殊消費形態。案例聚焦民生領域熱點痛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比如以欺詐手段銷售保健食品,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侵害眾多老年人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大型農貿批發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美容機構虛假宣傳、非法行醫、過度醫療等醫療安全隱患;預付式消費退費難、外賣餐飲以假充真、快遞取件碼小票上的虛假商業信息等。(記者 高志民)
編輯:錢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