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協在行動丨陜西省政協委員建議:千方百計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
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陜西省以一項項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為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省政協委員們就此積極建言獻策。
“民營企業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率。”省政協常委、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元彬表示,要以民營經濟“穩”促進就業“穩”,民營經濟“進”帶動就業“進”。
李元彬認為,應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質效,助推更高質量充分就業。他建議,完善“就業+招生+培養”聯動機制,聚焦全省產業發展實際需求,持續推動高校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深入推進中高職銜接、區域中高職一體化、中本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培育高水平職業院校。充分利用零工市場服務網絡,在制造業集聚區設立就業服務站點,提供多元化服務,如“一對一”“點對點”勞動用工咨詢、招聘信息發布、用工指導及直播帶崗等。加強人社服務專員與企業的溝通,定期調研企業用工變化、招聘需求及困難,主動宣介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勞動關系等政策服務舉措,確保重點企業政策服務全覆蓋。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省政協委員、西安睿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鑫就培育及壯大陜西民營科技企業開展了深入調研,她提出,發揮國企規范、民企靈活的優勢,推動大企業共享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人才支持、項目支持,發揮大企業在融通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加大國企民企項目合作力度,進行關鍵行業“卡脖子”技術的合作研發,國企可提供實驗基地、應用場景等,研發費用共擔,減輕民營科技企業負擔。
“同時,希望通過制定民營科技企業創新人才引進、培養和留用等政策,為科技企業創新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以人才引領賦能陜西高質量發展。”周鑫說。
“近年來,陜西省在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重點產業領域,民營企業數量和規模持續增長。盡管如此,民營企業在進入國家重點產業領域時仍然面臨一些挑戰。”省政協委員、西安建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劉勇建議,為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爭取政策支持;強化技術革新,提升研發實力;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優化營商環境。特別是要制定靈活的市場準入政策,適當放寬資質要求,實行“容缺受理”,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投標;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務,縮短審批時間,減少企業成本,并建立統一的網上審批平臺,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審批;建立公開透明的招投標制度,引入第三方監督機構全程監督,確保信息對稱、公平公正,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
(本報記者 路強)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