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湖南各級政協共護三湘大地綠水青山——
碧水清流映丹心2024年,湖南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8.6%,居中部地區第一;湘資沅澧四水干流監測斷面連續5年達到或優于Ⅱ類水質;湖南實現省內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全覆蓋;《工業廢水高氯酸鹽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地方性法規標準相繼出臺……一幅“白鷺掠云、江豚逐浪,岸芷汀蘭郁郁青”的水生態畫卷,成為三湘大地生動的春之注腳。而這背后,有湖南各級政協為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貢獻的綿綿之力。
近兩年來,全省各級政協持續開展改善生態環境專項民主監督工作。2024年,改善生態環境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結果導向,相關工作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高度肯定;同時,省政協深入調研,先后召開“實施洞庭湖四口水系綜合整治工程,提升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推進洞庭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培育大美洞庭綠色新動能”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洞庭湖濕地體系建設”對口協商會,廣獻良策、頻出實招。
湖南各市州、區縣政協從不同角度著筆寫好“水文章”——
長沙市政協就加強高氯酸鹽污染防治能力建設,組織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實地探訪河流,深入企業和行業協會開展調研,并召開界別協商會議,為高氯酸鹽污染防治建言獻策。
常德市政協以委員工作室為引領助力西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生態修復,組織委員實地巡查踏查;成立市政協“洞庭濕地衛士”委員工作室,聯合漢壽縣檢察院在保護區內設立公益訴訟法治教育基地,開展生態普法宣傳,增進環保共識。
岳陽市政協委員踴躍建言“加強洞庭湖流域系統科學治理、優化水生態路徑”“守護好一江碧水、不讓洞庭湖干涸”。
張家界市政協將“關于加強市中心城區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作為2024年重點提案,助力群眾飲水“長治久安”,今年又將該提案列為市政協“一跟三年”重點提案,針對未解決問題繼續跟蹤推進。
永州市政協就助推污水處理,組織委員與相關部門協商座談,將提升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列為民主監督和市紀委監委專責監督聯動內容,推動解決部分區域污水排放不暢等問題。
處于湘江首尾的藍山縣政協、湘陰縣政協分別成立“守護湘江源”委員工作室、“守護好一江碧水”委員工作室,組織委員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共護母親河;株洲攸縣政協打造“守護醉美酒仙湖政協委員工作室”,通過“三鎮一體”協同機制,探索生態環保新路徑。
今年年初,省政協主席毛萬春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提出,“深化改善生態環境民主監督,要更加注重事前監督,提高監督的精準度和實效性。以委員示范帶動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義務植樹、環保宣傳、關注森林、有獎舉報,共護三湘大地的青山綠水、藍天凈土。”
湘江潮涌處,洞庭碧波間,湖南政協人的丹心赤忱正化作護水治污的千鈞之力,書寫碧水長清的全新篇章。(本報記者 劉洋)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