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持續推進地下水監測科技升級與數據共享
北京市政協圍繞水文監測工作開展調研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劉乙潼 滿達呼 實習生 龐永康)3月27日,北京市政協圍繞“加強地下水位變化風險分析研判,加快建立地下空間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體系”議題,組織部分市、區政協委員赴盧溝橋水文站等地調研全市水文監測工作情況,并進行座談交流。
調研組先后前往園博園地下水位監測站點、盧溝橋測雨雷達站、盧溝橋水文站,察看測雨雷達建設與應用情況,了解北京市地下水位變化情況,并現場開展地下水位埋深校測比測。
“借助氣象衛星+測雨雷達,還可以獲取大范圍的天氣信息,延長短臨降雨預見期。”
“實現了讓防御措施‘跑贏’洪水災害,水利測雨雷達很有成效。”
……
在調研過程中,委員們邊走邊看,詳細了解測雨雷達檢測塔、園博園地下水監測井,并觀察其結構與運作狀況。
北京市水文總站副主任王亞娟介紹,近年來,在氣候監測方面,水文站重新部署和升級了水文監測設備,使用了監測精度更高的測雨雷達;在地下水監測方面,水文站現今已建成972個自動井,與多部門攜手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監測站點總數達到2589個。
王亞娟介紹,自2019年開始生態補水以來,水文站利用河流沿線地下水監測井對補水成效進行監測評估。近十年來,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入京以及降水增多等因素影響,北京市地下水位扭轉了長期下降趨勢、并持續回升。監測數據分析顯示,從2016年開始,地下水水位連續9年回升,
“此外,當前北京市水文總站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統已經實現了實時監控、數據接收管理、動態分析、水資源評估、預測預警等功能。”王亞娟介紹。
“地下水位回升是好消息,說明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很大的成效。同時,應建立科學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加快建立健全分行業、分區域預警機制,提高風險防控的整體效能。”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原主任姚學祥表示。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科研與質量管理部部長羅愛武表示,地下水位回升來之不易,要在水位回升的同時保證城市設施設備的安全。同時,進一步完善地下水位監測網絡和共享機制,實現對地下水位變化的實時動態掌握和及時有效共享。
座談會上,調研組聽取了水文總站關于產匯流模型和洪水演進模型開發建設、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等有關情況匯報,并圍繞進一步加強地下水監測座談交流。
調研組成員一致建議,要積極引入先進科技手段,提高地下水監測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深度挖掘水文數據,持續提升地下水監測及分析評價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