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大家談
“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 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
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拓展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豐富內涵和現實途徑。要以歷史與現實相貫通、國內與國際相關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宏闊視野,深入開展新時代統一戰線重大理論問題和各領域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調查研究,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推動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兩個結合”是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黨的創新理論堅持“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和實踐成果,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著力推動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兩個結合”貫穿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理論的發展歷程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分析中國社會的性質、中國革命的道路以及對象、動力、同盟軍等問題,提出統一戰線是法寶的科學論斷,明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統一戰線的基本理論、方針和政策,先后建立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形成了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這一思想有著豐富的內涵、完整的思想體系和嚴密的邏輯結構,內容包括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兩個聯盟、統一戰線的方式目標和國際統一戰線等,是我們黨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天下為公、兼容并蓄等中華文化核心理念,中國古代辯證法的哲學智慧,為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分析國際國內形勢,適應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全面闡釋了愛國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范圍、對象等重大理論政策問題,形成了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這一理論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調動各族各界人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統一戰線不僅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還包括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指出,統一戰線面臨的時與勢、肩負的使命和任務發生了某些重大變化,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在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上的作用更加重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回應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明確了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方位、方向目標、方針原則、使命任務和領導力量,既與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一脈相承,又堅持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大一統”“多元一體”“和而不同”“協和共生”的智慧和精髓,形成了“十二個必須”的理論體系,成為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根本指針。
“兩個結合”彰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蓬勃生命力和中華文化的強大韌性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統一戰線作為一門科學,并結合中國實際和中華文化創新推動實踐工作。統一戰線在理論發展中展現出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命力。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奮斗歷史中得出了統一戰線是法寶、重要法寶、強大法寶的科學認識,形成了全面系統的黨的統一戰線理論體系;堅持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辯證法,形成了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團結—批評—團結”等策略方法。
作為黨百年統戰的智慧結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鮮明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突出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不斷提升統戰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精神實質。黨關于統一戰線理論的原創性貢獻,是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主要視角之一。統一戰線的偉大實踐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強大韌性。統一戰線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義,在偉大實踐中展示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如,融合“天下為公、以民為本”理念,統一戰線以“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為基礎凝聚民心力量、共同團結奮斗,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對人類政治文明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大一統”思想和愛國主義精神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成為建立愛國統一戰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文化根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強調求同存異,黨將這一原則應用在政黨、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經濟和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等領域,推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宗教中國化、“兩個健康”、“一國兩制”、“以僑為橋”等理論與實踐的創造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統一戰線領域的目標路徑,充分彰顯出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堅持“兩個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新征程上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根本指針,堅持“兩個結合”推動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守馬克思主義魂脈,科學回答新時代統一戰線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科學理論體系,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嶄新的中國特色和時代內涵,需要我們不斷在深化內化轉化上持續用力。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起點、邏輯起點、價值起點,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拓展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豐富內涵和現實途徑。要以歷史與現實相貫通、國內與國際相關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宏闊視野,深入開展新時代統一戰線重大理論問題和各領域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調查研究,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推動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當前要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重點任務,把完善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的政策舉措落實好,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完善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政治引領機制,健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工作機制,完善港澳臺和僑務工作機制,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制度上下功夫,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
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的最新成果,要創造性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理念運用到統戰工作當中,在“第二個結合”中汲取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推動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的生動格局。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際,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加快構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積極培育協商民主文化,準確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支持宗教界在開展教義思想的闡釋研究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民營經濟人士繼承發揚實業報國的光榮傳統,堅定不移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以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面向國際講好中國故事,與廣大海外同胞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榮光。
(作者系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 張彩云)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