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守護漾漾碧波生生不息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聚焦節水?開展界別活動
本報訊 (通訊員 菅海霞)3月的內蒙古,冰凌消融,萬物萌發勃勃生機,一場節水行動正在內蒙古各地開展。
內蒙古向來珍視水資源,在工業、農業、生活、生態節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進一步在全區組織開展節水行動。自治區政協響應自治區黨委要求,把“節水”有關議題列入年度協商,鼓勵廣大委員開展相關調研。近日,自治區政協農工黨界別聚焦“節水”這一主題開展界別活動。
倡導節水理念
在自治區政協常委王靖創辦的黃河長江水生態科技展覽館,委員們詳細了解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區水資源利用、保護及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成果和內蒙古沿黃7盟市水生態保護、水生態環境改善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彬從事水利工作多年,他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自治區水資源情況和自治區節水行動,打開了大家的思路。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農牧環資處處長黃占兵建議,支持有條件的盟市打造節水科普展館,建設一批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節水宣傳實踐。將節水宣傳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活動,開展節水宣傳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使節水型生活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貢獻節水智慧
“在城市周邊,利用低洼地形修建蓄水池、水塘,擴大濕地范圍,種植水草,將市區雨水排入其中,使市區降水得到有效利用。”呼和浩特市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氣象局正高級工程師韓仙桃對城市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了多年跟蹤研究,她建議對雨水進行有效利用。
在交流中,大家紛紛立足工作領域提出推動節水的辦法。包頭市政協委員、內蒙古西部新能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建議,將節水指標納入企業環保考核體系,與能耗“雙控”相掛鉤。
自治區水利事業發展中心正高級工程師、農工黨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支部委員會副主委曹有玲扎根自治區水利工作25年,經常深入水利工程一線開展勘察設計與技術服務工作。她建議,建立“節水技術推廣示范基地”,通過可視化對比試驗,用看得見的效益破除農民群眾的心理壁壘,用本地化服務解決技術使用門檻,推動節水技術從“實驗室數據”到“田間生產力”的質變。
包頭市政協委員、包頭稀土高新區資源環境局水利高級工程師付恒凱建議,把高效節水灌溉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建設標準和要求,確保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建成后能長期投入使用。
呼和浩特市政協委員、托克托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趙和平建議,綜合考量坡度、沙化程度、水分條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科學規劃林草種植區域和規模,構建節水型林草生態系統。
凝聚節水共識
“我們組織政協委員說節水,目的是以‘政協之聲’傳遞節水理念,以‘委員之力’推動全民節水。自治區政協持續關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開展了多次協商議政,今年還將聚焦黃河內蒙古段水生態保護修復開展民主監督式協商,為助力自治區節水行動貢獻政協力量。”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農工黨內蒙古區委會主委李艷茹說。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其其格參加活動時希望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貫徹“四水四定”原則,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建設節水型社會,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助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界別活動中,自治區政協倡議全區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凝聚共識,做節水理念的堅定倡導者;躬身力行,做剛性約束的有力監督者;身先士卒,做節約用水的模范踐行者。立刻行動起來,以協商之能、監督之力、團結之勢,引領崇尚節約用水、保護水環境的社會風尚,為共同守護迢迢清流、漾漾碧波生生不息貢獻智慧和力量。)3月的內蒙古,冰凌消融,萬物萌發勃勃生機,一場節水行動正在內蒙古各地開展。
內蒙古向來珍視水資源,在工業、農業、生活、生態節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進一步在全區組織開展節水行動。自治區政協響應自治區黨委要求,把“節水”有關議題列入年度協商,鼓勵廣大委員開展相關調研。近日,自治區政協農工黨界別聚焦“節水”這一主題開展界別活動。
倡導節水理念
在自治區政協常委王靖創辦的黃河長江水生態科技展覽館,委員們詳細了解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區水資源利用、保護及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成果和內蒙古沿黃7盟市水生態保護、水生態環境改善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李彬從事水利工作多年,他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自治區水資源情況和自治區節水行動,打開了大家的思路。
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農牧環資處處長黃占兵建議,支持有條件的盟市打造節水科普展館,建設一批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節水宣傳實踐。將節水宣傳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中小學教育活動,開展節水宣傳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使節水型生活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貢獻節水智慧
“在城市周邊,利用低洼地形修建蓄水池、水塘,擴大濕地范圍,種植水草,將市區雨水排入其中,使市區降水得到有效利用。”呼和浩特市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氣象局正高級工程師韓仙桃對城市水資源利用情況進行了多年跟蹤研究,她建議對雨水進行有效利用。
在交流中,大家紛紛立足工作領域提出推動節水的辦法。包頭市政協委員、內蒙古西部新能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強建議,將節水指標納入企業環保考核體系,與能耗“雙控”相掛鉤。
自治區水利事業發展中心正高級工程師、農工黨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支部委員會副主委曹有玲扎根自治區水利工作25年,經常深入水利工程一線開展勘察設計與技術服務工作。她建議,建立“節水技術推廣示范基地”,通過可視化對比試驗,用看得見的效益破除農民群眾的心理壁壘,用本地化服務解決技術使用門檻,推動節水技術從“實驗室數據”到“田間生產力”的質變。
包頭市政協委員、包頭稀土高新區資源環境局水利高級工程師付恒凱建議,把高效節水灌溉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建設標準和要求,確保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建成后能長期投入使用。
呼和浩特市政協委員、托克托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趙和平建議,綜合考量坡度、沙化程度、水分條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科學規劃林草種植區域和規模,構建節水型林草生態系統。
凝聚節水共識
“我們組織政協委員說節水,目的是以‘政協之聲’傳遞節水理念,以‘委員之力’推動全民節水。自治區政協持續關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開展了多次協商議政,今年還將聚焦黃河內蒙古段水生態保護修復開展民主監督式協商,為助力自治區節水行動貢獻政協力量。”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農工黨內蒙古區委會主委李艷茹說。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其其格參加活動時希望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貫徹“四水四定”原則,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建設節水型社會,提升全民節水意識,加快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助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界別活動中,自治區政協倡議全區各級政協組織、廣大政協委員凝聚共識,做節水理念的堅定倡導者;躬身力行,做剛性約束的有力監督者;身先士卒,做節約用水的模范踐行者。立刻行動起來,以協商之能、監督之力、團結之勢,引領崇尚節約用水、保護水環境的社會風尚,為共同守護迢迢清流、漾漾碧波生生不息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孫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