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內蒙古興安盟:政協委員信訪代辦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
政協委員信訪代辦員在好力保鎮巴岱村進行實地調查考察
人民政協網 3月31日 電(記者 田福良)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優勢,積極組織委員參與信訪代辦工作,助力解決基層社會矛盾,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科右中旗和扎賚特旗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且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科右中旗,“政協 +法院”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完善。3月27日,科右中旗人民法院召開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座談會。旗政協與法院相關負責人、政協委員特邀調解員齊聚一堂,回顧2024年工作,謀劃2025年思路。大家圍繞完善工作機制、提升調解員能力等展開討論。會議強調,要融合政協和法院優勢,形成解紛合力,政協委員特邀調解員強化擔當,提升能力,為社會治理貢獻力量。
扎賚特旗積極組織政協委員擔任信訪代辦員,成功實現信訪工作從“等群眾上訪”到“替群眾代辦”的轉變。在好力保鎮巴岱村,村民李某與郭某因電線斷裂爭執,政協委員信訪代辦員迅速介入,溝通協調,聯合電管站解決問題。好力保鎮依托鎮級綜治中心,推行“政協+信訪”模式,根據委員特長交辦任務,將矛盾化解關口前移。
自扎賚特旗推行信訪代辦制以來,成效顯著。通過委托、指定和主動代辦等方式,成功調處解決信訪問題900余件。全旗在蘇木鄉鎮、嘎查村(社區)選配信訪代辦員1107名,設立信訪代辦窗口242個,實現信訪代辦“全覆蓋”。
興安盟科右中旗和扎賚特旗的實踐證明,政協委員參與信訪代辦工作,既能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又能有效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未來,興安盟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為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筑牢根基。
編輯: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