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資訊
《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二季)帶你解鎖養生指南
4月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推出,中國中醫科學院提供學術指導,魯南制藥啟達力?荊防顆粒獨家冠名的大型文化類季播節目《中國中醫藥大會》(第二季)《國醫有方》將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00檔首播,并于4月5日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18:00檔重播。
本期節目特別邀請到不同領域的五位國醫大師,作為中醫藥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們將圍繞體重管理問題、胃腸問題、睡眠問題、心理問題、疼痛問題這五類健康困擾,為大家獻上良方,并與寶藏分享人、廣大觀眾一同探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織的養生之道,解鎖養心、養生的中醫藥妙招。
中醫推拿護健康,疏通經絡一身輕
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體重門診。據《2024國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及影響研究報告》顯示,位居健康困擾之首的,也正是占比42.2%的體重管理不當。
過勞肥、節日胖、兒童肥胖等問題如何緩解?本期節目中,寶藏分享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典迎彬帶來“經穴健身操”,助力大家實現減重目標,疏通經絡一身輕。簡簡單單四個動作,直接“硬控”現場,坐鎮嘉賓、觀眾以及元氣少年團的成員們紛紛開啟了跟練模式。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終身教授丁櫻也帶來一方減肥良藥輔助運動減重,為大家的健康瘦身計劃添一份力。
中醫良方助養胃,內病外治出奇效
俗話說“十人九胃”,當今社會很多人都有腸胃不適的現象,胃腸問題也是大眾普遍關注的健康焦點問題之一。節目中,寶藏分享人、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疼痛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劉長信針對此問題帶來“振腹療法”,他將以徒手振動治療胃腸問題的方式,帶領觀眾切實感受傳統中醫療法的奇妙之處。
此外,還有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慶國將現場支招,送上養胃小點心。
中醫智慧助睡眠,導引之術療身心
辛苦工作、學習了一天卻難以入眠,夜里輾轉反側卻始終半夢半醒……快節奏的生活、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讓許多人飽受睡眠問題的困擾。
針對此問題,節目將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導引圖》為引,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潔、上海中醫藥大學“太極健康”中心教師趙曉霆,全方位幫助觀眾調理身心,改善睡眠質量。寶藏分享人將通過動靜結合的導引之法,帶領元氣少年團和觀眾現場操練。
除此之外,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田建輝現場剖析器質性失眠的成因,并針對這一難題分享應對之策。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嚴世蕓也現場支招,準備了承載著中醫智慧的“一抹香”,用中醫常見的“芳香療法”助力大家日后能睡個好覺。
中醫茶飲解情志,穴位按壓消煩躁
中醫把焦慮癥、抑郁癥這種與心理、情緒相關的病癥統稱為情志病,治療“情志病”的方法多元,其中“茶療”不僅能潛移默化改善情緒狀態,更以其日常、便于入口的特性被大家廣泛接受。節目中,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將教大家用一杯茶飲化解心理上的“疙瘩”。現場,元氣少年團還將挑戰“茶療有方”,以四種茶飲
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周岱翰也在節目中分享獨門絕技,帶領觀眾尋找身體上的“撒氣穴”,讓你動手一按便能消除煩躁,安神又定志,讓觀眾現場體會中醫藥文化中穴位療法的精妙之處。
中藥封包解痛感,傳統妙招有良效
據《2024國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及影響研究報告》顯示,除了上述四種問題,還有很多人飽受疼痛的困擾。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面對疼痛都會選擇“能忍則忍”,但殊不知往往會“忍小痛,致大病”。
節目現場,寶藏分享人、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科主治醫師劉小古將以痛經為例,展示中醫藥對于疼痛問題的療愈作用。現場展示的“中藥封包”療法就是通過貼敷穴位直達病灶,迅速有效解決如頸椎病、落枕、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肩周炎等普遍常見的疼痛問題。不打針、不吃藥就能有效緩解疼痛,這種方法還適合哪類病患?一顆熱雞蛋竟然能治病?而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何成瑤還將分享怎樣神奇的中醫療法?更多“秘方”等你來節目中解鎖!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