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政協在行動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感受到政策的春風和市場的暖意”
本報訊(張倩 記者 范文杰)“在創新研發過程中,對設立在外地的研發中心,有沒有什么相關政策支持?”
“這個問題我來作答。”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陳放接過話筒說:“設立在外地的研發中心必須具備5個硬性條件:企業運營滿1年、有固定的場所、有相應的研發項目和研發團隊及研發成果。符合條件的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研發經費的支持,對運營滿3年以上的進行績效評估,評為優秀等級的再給予50萬元獎勵。”
這場面對面交流,發生在近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組織的惠企政策解讀會上。
自治區政協始終高度關注民營經濟發展,此次會議旨在持續推動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實落地,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解讀會“含金量”十足。會上,19個部門、109家企業、34家商會負責人和28位企業家政協委員共計260余人共聚一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宣傳解讀國家、寧夏出臺的一系列惠企政策。
會議開始,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首先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特點、突出亮點、任務重點、經濟要點等方面進行解讀,有力釋放出寧夏堅定信心、強化服務、解決難題,一如既往鼓勵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決心。金融、文旅、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負責人分別解讀各領域惠企政策。
“除了引進人才外,本地高科技人才評定有哪些政策?”“2023年以來,光伏產業成本倒掛,電價占非硅生產成本20%以上,請問寧夏在降低電價方面有哪些舉措?”……在企業與相關單位的互動交流中,12位企業負責人提問開門見山。
“從近些年的人才認定工作中可以看出,寧夏自主培養的人才有六成。今后將強化政策宣傳解讀、科學精準認定人才、鏈接高校服務等工作,加大對自治區高科技人才的認定工作。”“通過優化電網結構、提高電網承載能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降低光伏企業的電價,同時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自治區人社廳、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負責人直面問題、坦誠解答。
4個小時,12個問題,問出了企業對寧夏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期待,相關部門也答出了迎難而上的新擔當:盡最大努力、以最大誠意,精耕細作民營經濟“責任田”。
“真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會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這場會議正當時,不僅是一場干貨滿滿的大會,也是一個連接互通的平臺。”“讓民營企業家再次感受到政策的春風和市場的暖意。”……從臺上到臺下,從會場內到會場外,政企雙向奔赴,奮斗熱情澎湃涌動。
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雍表示,要立足政協職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反映企業訴求,助推協調解決,積極建言獻策,不斷加強惠企政策宣傳解讀。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