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委員好聲音

委員風采|羅愛武:建言結碩果 提案惠民生

2025年04月07日 20:47 | 來源:北京觀察 分享到: 

987

利落的短發、睿智的眼神給人干練、知性之感;樸素的表達,誠懇的談吐,讓人如沐春風。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科研與質量管理部部長、教授級高工羅愛武已連續擔任兩屆市政協委員,憑借過硬的專業知識,她不僅在科研工作上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更是先后在海淀區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協委員平臺上堅持沉在一線、深入調研,用心傾聽群眾心聲,密切關注民生訴求,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貢獻力量。從長安街輔路亂停車,到再生資源網點建設,再到消防安全煙感報警器聯網……羅愛武一直關注著民生的大事小情。

988

羅愛武在市政協全會小組討論時發言

跟電子站牌較上勁

“我理解,一個好的提案,首先要立足公眾的普遍利益,反映集中的訴求;其次提出的建議要有可行性,在現階段能夠實施;另外,聚焦的點要切中時代的脈搏、發展的規律。”2025年是羅愛武擔任市政協委員的第八個年頭,多年來,她秉承一份執著和信念,堅持“把問題追到底”:百姓訴求是什么?標準依據是什么?如何方便百姓、改善民生?嚴謹、細致、愛較真兒的作風,讓羅愛武把每一次調研、提案都當作精研課題,有理有據,提出的建議可操作性強。

2018年1月,新委員羅愛武履職的第一份提案就將目光聚焦到設立公交電子站牌上,彼時,北京還沒有電子站牌,公交車運營時時信息無法顯示,這給出行的人們帶來了“等車焦慮癥”。

到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的經歷,引發了羅愛武的思考。在北京市交通運行監測調度中心,一整面墻的顯示屏上,所有的公交車都在上面跑,每輛車在哪兒都能看到,還有出租車的數據、交通流量等。撲面而來的海量數據讓羅愛武很震撼,“這么大量的數據怎么服務于民眾?”結合到國外出差的切身體驗,羅愛武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公交站牌上有顯示屏,顯示最近一趟及下一趟車的到站時長,還有一個輪椅的圖標,告知乘客這輛公交車內有殘疾人設施,輪椅能夠上車。”北京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引入公交電子站牌在技術和設施上應該不難實現。經過仔細查詢,羅愛武發現,早在2006年長安街就有了電子站牌,不過基本上就是“擺設”。有關方面給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公交車沒有GPS全覆蓋和接電困難。“2015年就實現了公交車車載衛星定位設備全覆蓋,大數據已經有了,電子站牌的技術條件應該已經具備了。”于是,羅愛武提交了《關于用好大數據設立公交電子站牌的提案》,建議在全市范圍逐步設立電子站牌,使人們可以通過可預見的等候時間,安排、調整出行路線,切實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部分站點因外接電源問題電子站牌未能投入使用。”羅愛武了解到,雖然還有一些站點因為外接電源問題暫未投入使用,但是主管部門積極推動在條件具備的地區逐步增加了電子站牌的設立,輔以手機地圖APP的實時推送,使越來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出行的便利。針對部分電子站牌的接電困境,羅愛武在市經信委、市城管委、市公安局和公交公司的協調會上提出,太陽能+蓄電池技術已經達到連續陰雨天七天不影響供電,是否可以尋求新的電源解決路徑。

989

羅愛武接受媒體采訪

時間來到2023年北京兩會,羅愛武履職的“連續劇”又有新篇。

此時,北京不少電子站牌已經亮了起來。“我是看了報道輾轉找到您的,想請您再給呼吁呼吁,公交車上貼的《車票使用辦法》是不是該更新了?”70多歲的老人趙興臣,帶著這幾年存下來的公交相關剪報和手寫的建議找到了羅愛武。“老人大老遠輾轉坐公交車趕來的,就為了送上一份并不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建議,讓我對委員的責任擔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羅愛武說。

隨后,羅愛武發動身邊同事一起調研,發現一些公交車里還張貼著2006年版的《北京市公共汽車電車車票使用辦法》,不少條款已經過時;有的公交車座位、扶手設置不合理,無障礙坡道板成了擺設……“相對于乘車和車票的管理,作為公益類服務行業,公交行業應該把更多的工作重心轉移到提升服務品質和服務標準上來。”在《關于持續提升公交服務品質和標準的提案》中,羅愛武建議,要從運營、設備、服務、調度、投訴受理等方面內容規范本市公交運營服務管理質量標準,適應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比如,更新車廂座椅、扶手、車窗等硬件設計標準,車內衛生、司乘儀表、語言態度、報站停車等軟件的標準也應規范。”。

990

2022年7月,羅愛武(中)赴東城區調研光明樓危舊樓房改造

再調研 充實會下提案

2020年,北京市政協組織開展關于修訂《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的立法協商。在情況通報會后,羅愛武開始仔細研讀《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她發現,草案中第六十七條提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發布住宅小區物業服務項目清單,明確服務標準和服務內容。”這個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標準和內容到底有沒有呢?是否能夠承擔起“標尺”的作用呢?秉著科研人員的“較真勁兒”,羅愛武找到了當時的“標尺”——DB11/T751-2010《住宅物業服務標準》。

一看標準的編號羅愛武就直覺這個“標尺”恐怕不太好用,2010年頒布的,十年前了。仔細研讀標準,果不其然。羅愛武發現很多服務標準是缺失的,比如停車管理服務的標準,再比如十年前還沒有的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充電服務、垃圾分類收集清運服務等。

在2020年市政協全會上,羅愛武一直猶豫著《加快修訂<住宅物業服務標準>的提案》該如何提出。一個標準的修訂通常從立項到頒布實施需要兩三年,5月份《物業管理條例》就要施行,到底應該提給哪個部門才能讓修訂盡快開展?哪些內容是能夠量化成標準的……問題很多,羅愛武不想簡單地提交一個建議,而是希望這個提案能夠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能夠促進住宅物業服務標準修訂,讓這個標準成為千家萬戶維護自己權益的“標尺”。

全會期間,羅愛武跟市住建委科技與村鎮建設處主管標準的負責人進行了多次熱線溝通。“市住建委也認可《住宅物業服務標準》修訂,表示可以立即就此專題召開座談會,將相關部門科室集中在一起,分析這個問題。”羅愛武說,由于當時是在政協全會期間,會議議程特別滿,難以抽出時間去參加座談會,為此她決定暫時不把這個提案作為會上提案提交,而是在會后了解清楚后提交會下提案。

于是,全會閉幕后的第二天,羅愛武就從位于西四環的家趕到通州,與市住建委的相關處室負責人一起圍繞住宅物業服務標準修訂進行座談。“質價相符,怎么樣提高標準對物業公司的約束力?推薦性標準能不能更有約束性?服務水平能不能與收費標準相對應?”……一場面對面的交流持續了兩個小時,在接下來市政協進行的物業管理條例立法協商過程中,羅愛武還不斷深入了解其他省市自治區的相關經驗做法,完善自己的提案。在歷時2個月全面深入調研后,羅愛武提交了這份會下提案:關于為配合《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立法實施,加快推進DB11/T751-2010《住宅物業服務標準》修訂及相關規范性文件制定的建議。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修訂后的《住宅物業服務標準》增加了涵蓋的范圍,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有關管理責任人的規定;對充電樁、快遞柜等近十年來發展出的新生事物進行規范;將群眾關注度高的高空拋物等納入管理要求等。

991

羅愛武做客人民政協網直播間接受訪談

為民生“加碼”

老舊小區改造,老樓加裝電梯,關乎民生,情系冷暖。在這一議題上,羅愛武的多個建言得到采納。

2020年6月30日,在協商懇談會上,羅愛武針對老樓加裝電梯問題指出,加裝電梯普遍采用錯層入戶形式,然而這半層的高差,對于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或者乘坐輪椅者而言,是難以克服的障礙。從切實解決無障礙出行的角度出發,她建議應首選平層入戶方案。

僅僅時隔半月,她的建議就得到了積極回應。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編制印發的《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技術導則》和《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指導圖集》中,羅愛武的建議被成功采納。導則明確提出,老樓加裝電梯方案應當因地制宜,特別是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宜優先采用平層停靠方案,目的就是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上下樓的難題。

此外,羅愛武還關注到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問題。她前期到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進行了深入走訪調研,在此基礎上,提出“修改住房公積金提取辦法以支持居民住房改善型需求,可按要求在老舊小區改造和加裝電梯時提取個人賬戶內資金”的建議。這個建議同樣極具前瞻性和現實意義。2022年1月12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發布《關于住房公積金支持北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通知》,這一通知的發布,成功為老舊小區改造的資金籌措拓寬了渠道,為舊改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議加快北京市家政服務業立法;推進北京建設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出的“在新建改建學校、醫院的規劃紅線范圍內設置臨時停車區域,減少對正常道路交通干擾”意見被采納……八年間,羅愛武積極在政協大舞臺上履職盡責,通過扎實的調研,提出了12個會上提案,1個會下提案,12個社情民意信息。走在一線調研,掌握一手材料,增加面對面溝通,羅愛武傾聽民聲、助力城市建設的腳步扎實前行。(記者 郭隆) 

編輯:孫智媛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 亚洲视频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丝袜精品一区 | 日本在线视频中文有码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 一本国产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