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微言大義 望海樓札記

首頁>要論>大家談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人才培養深度融合

2025年04月08日 08:44  |  作者:孔繁海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人才培養,是推進“兩個結合”的需要,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是涵育高素質技術技能職業新人的需要。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其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完善高職教育理論體系,提高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以品牌建設為根本,打造高質量傳統文化黨建品牌。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再次深刻闡述“兩個結合”。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我們必須做到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必須做到一個“貫通”、一個“融通”,即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堅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中心任務,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文化基因,把握立場導向、立足人才培養、著眼文化傳承,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融合地方特色和優秀精神,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底蘊,切實承擔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紅色文化等職責使命,打造高質量黨建品牌。

以課程建設為載體,打造高層次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學校具有集中式、系統化、持續性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獨特優勢,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固本鑄魂的基礎工程,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轉化為學生價值觀教育的豐富營養,積淀學生文化底蘊,提升學生文化素養。”高職院校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通識教育創新融合,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開設符合高職學情特點和成長規律的通識必修課,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同步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線開放課,拓展育人新渠道。組織編寫具有高職特色的傳統文化校本教材,筑牢育人新理論。整合通識選修課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傳統文化選修課占比,鼓勵開設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的教師擴大班額,鼓勵有傳統技藝的教師增開相關選修課。挖掘專業課程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如建筑相關專業中的中國古典建筑美學、動物醫學等專業中的中醫藥文化等。開發網絡多媒體資源,適應信息化教學,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發揮課程建設“主陣地”、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以活動建設為陣地,打造高標準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高職院校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深度融合,與團學活動深度對接,深入實施“四個工程”,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主導和浸潤作用。一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推進書法、曲藝、傳統體育、高雅藝術和非遺進校園,舉辦書法、曲藝、剪紙大賽和高雅藝術展演等活動。二是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書寫、傳統禮儀和技藝展示等活動。組織師生積極參加“中華經典誦讀寫講大賽”,精心設計開展校級中華經典“誦讀大賽”“講解大賽”“書寫大賽”。三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建設工程,舉辦校園“傳統文化節”,大力宣傳中國傳統節日及二十四節氣背后的歷史文化和經典故事,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名人的優秀傳統與先進事跡。四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書工程,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骨干讀書班,開展讀書報告會和國學交流等活動,建設多元學習陣地,豐富校園傳統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片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西西人体44rt高清大胆亚洲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