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資訊

千年農遺“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煥發生機背后的法治故事

2025年04月09日 09:12  |  作者:高志民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2005年入選全球首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青田田魚”屬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鯉魚變種,因其獨特育苗方式、生長環境等原因在遺傳和形態上均明顯不同于其他鯉魚種群,具有抗病力強、性情溫順、鱗軟可食等特點,兼有食用和觀賞雙重價值,先后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近年來,遺產所在地存在外地田魚和魚苗大量流入,傳統育苗法面臨失傳風險等問題,導致魚種種質資源受到威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利用。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4年4月,浙江省青田縣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青田縣院)在開展專項工作中發現本案線索,通過聯合“益心為公”高校志愿者實地調查、走訪相關職能部門、咨詢專家等方式查明,上述問題不僅容易造成本地田魚品種退化甚至消失,還會對青田田魚產品信譽、行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遺產所在地方山鄉梯田灌排渠系設施不健全,造成部分稻田水源供給不足。

根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青田縣農業農村局對遺產保護情況負有監督、檢查評估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第三十二條、《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保護暫行辦法》等規定,青田縣方山鄉人民政府對轄區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負責具體保護工作。

青田縣院認為上述問題對當地生態系統、耕作制度、技藝傳承等造成不利影響,遂于同年5月27日對青田縣農業農村局、屬地鄉鎮政府立案,并于6月14日分別向兩家單位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從原真性保護青田魚種種質資源,加強“古法育苗”技藝代表性傳承師培育,并注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兩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密切配合、迅速落實。針對種質資源保護問題,加快推進“青田種質資源保護和發展項目”建設,該項目系全國農遺地最大建設項目,投資概算近2億元,項目建設內容涵蓋田魚種質資源收集保護中心、水稻種質資源庫等,建成后將有效夯實稻魚產業根基、保護魚種稻種資源,2024年8月已完成一期項目招投標工作。針對外地鯉魚流入遺產所在地問題,嚴格落實原種保護并支持原種田魚銷售,陸續建立魚苗基地6家,鼓勵個人或集體開展原種田魚育苗,與經營者簽訂本地田魚銷售承諾書,從源頭上截斷外地田魚流入以次充好情況。針對“古法育苗”失傳風險,通過建立典型示范戶、農遺傳承師評選、培育“新農人”等措施,逐步合理優化農遺傳承隊伍年齡結構,目前增加“新農人”4名。針對農田水利問題,投入資金200萬元用于核心區田埂及灌溉水渠修復。

2024年9月,青田縣邀請相關部門、人員通過實地走訪等進行案件整改效果評估,參與人員一致認可整改成效,并就處理好農遺保護與發展關系積極建言獻策。

【典型意義】

針對農業文化遺產種質資源保護、傳統技藝活態傳承不力等問題,檢察機關通過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行政主管部門和屬地政府加強協作、落實監管職責,原真性保護魚種種質資源,強化古法育苗技藝;同時通過公開聽證客觀評價辦案效果,推動各方形成合力,確保農業文化遺產得到及時有效保護。

農業文化遺產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歷史和文化價值,其中農業種質資源攜帶生物信息的遺傳物質及其載體,是人類社會生存與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檢察機關聚焦農業文化遺產種質資源保護、文化傳承問題,督促職能部門全面履職,加強對地方特有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力度,維護從業農民群體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有序發展,切實服務保障鄉村振興。(記者 高志民


編輯:錢子鈺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 亚洲另类欧美与日本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天天视频黄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