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守護“胃”來,“心心”向榮——第20個“國際護胃日”主題科普及義診活動
人民政協網北京電(記者 陳晶)4月9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消化內科以第20個“國際護胃日”為契機,發揮“心胃共治”專科優勢,面向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各種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開展主題科普及義診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胃部健康的重視,積極傳播科學的胃部保護知識。
義診活動現場
活動當天,阜外醫院消化內科7名醫護人員,為市民提供一對一診療服務,現場累計服務市民60余人次,免費幽門螺桿菌檢測17人。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長期服用各種抗栓藥物出現的腹痛、腹脹、反酸、燒心、消化不良、黑便等高頻癥狀,現場解讀檢查報告、優化用藥方案,既維持抗栓療效又降低出血風險。針對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醫護團隊還現場發放消化內科科普宣傳手冊,提高老百姓對消化系統疾病的認知,增強防范意識。
活動現場,幽門螺桿菌免費檢查區域成為大眾關注焦點。“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國際衛生組織(WHO)認定的胃癌一級危險因素,建議陽性患者進行根除治療,而且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加劇消化道黏膜炎癥反應,與抗栓藥協同增加消化道潰瘍的發生率,嚴重者引起消化道出血。”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郭旭教授介紹,此次活動中,消化內科醫護團隊根據檢測結果,根據患者年齡、癥狀等不同,為群眾分類施策,提供精準的診療方案。
針對心血管患者對胃鏡檢查過程中的藥物停用顧慮和風險擔憂,內鏡護理團隊詳細講解了“無痛胃鏡”麻醉流程,并針對不同等級胃鏡手術提供個體化抗凝抗栓藥物使用方案,消除患者的“胃鏡恐懼”阜外醫院消化內科始終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心胃共病”診療路徑,織密心胃健康防護網,讓高風險人群真正實現“護心”與“護胃”的雙重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專門的科普區域,通過擺放精美的科普展板,發放內容豐富的宣傳手冊,向市民全方位展示常見胃部疾病的成因、癥狀表現、預防措施以及科學治療方法。這些科普資料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圖表,讓晦澀的醫學知識變得易于理解。
阜外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郭旭教授強調:“如今,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胃部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很多人因為缺乏對胃部健康的重視,忽略早期癥狀,導致病情加重。我們舉辦這次義診,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樹立正確的護胃觀念,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共同守護胃部健康。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每日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過饑過飽;減少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等,都是簡單易行的護胃方法。同時,定期體檢篩查也十分關鍵,特別是有胃部疾病家族史或長期出現胃部不適癥狀的人群,應及時就醫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此次義診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未來,阜外醫院消化科還將持續開展類似的公益活動,為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守護大眾健康貢獻力量。
編輯:馬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