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微言大義
加強軟環境建設 推進東北全面振興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多年來,國家在產業布局、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對東北地區給予了大力支持,東北振興的硬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為東北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撐,東北振興取得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但同時,東北全面振興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軟環境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制約了經濟轉型升級。例如,市場環境整體欠佳、人才環境吸引力不足、制度環境有待完善等。因此,推進東北全面振興,必須在軟環境建設上有新舉措新突破。
完善政策法律體系。要對中央層面出臺的有關東北振興的政策文件進行系統梳理,并對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和評估。通過檢查和評估,強化東北振興政策的剛性約束,切實發揮促進作用。要系統謀劃新時代新征程振興東北的政策措施,從保障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高度,強化振興東北的戰略定位。
大力改善人才環境。要加大對東北地區人才工作的支持和傾斜力度。一方面,創新支持方式,著眼于東北振興對各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通過人才計劃這個抓手凝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嚴格限制從東北地區搶挖人才,著力避免具有學科和行業引領性的高層次人才外流。此外,要在教育、醫療等方面為各類人才提供有力保障,為高層次人才在東北地區干事創業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要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聚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大幅減少對經營主體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政務服務水平。要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著力營造公正、透明、高效的涉企法治環境,讓企業家能夠安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要盡快補齊金融這一短板,構建服務實體經濟、冰雪經濟與綠色轉型的現代金融體系,著力解決融資渠道少、跨境服務難等問題,形成金融服務與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的格局。?
加快優化產業結構。改善振興東北的軟環境,必須在優化產業結構上著力。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升級,通過科技賦能提升裝備制造業競爭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鞏固傳統產業的優勢,拓展傳統產業增長空間。另一方面,要發揮東北地區科教資源云集的優勢,結合東北實際,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工業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構建多元化現代產業體系?。同時,還要注重發揮東北地區的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冰雪經濟,全面提升服務業水平,在東北地區打造更多宜居宜游城市,吸引更多人將東北作為重要旅游目的地。
振興東北,信心是關鍵中的關鍵。只要當地干部群眾有信心、企業家有信心,就能更有力地推進東北振興。媒體應加大宣傳東北的大美河山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讓更多人感受到東北的魅力。同時,還應面向全世界特別是東北亞講好東北振興故事,讓東北成為面向東北亞開放的熱土,全面提升東北地區面對東北亞的開放水平。(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