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微言大義 望海樓札記

首頁>要論>頭條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深化區域協調發展

2025年04月11日 08:34  |  作者:本報特約評論員 王濟光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全面梳理分區域、分大類、分行業的發展優勢、短板、瓶頸,基于資源、產業、金融、人才等重要發展要素,減少欠發達地區在營商環境、吸引投資和發展特色產業方面的競爭劣勢,嘗試推動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聯合聯動,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跨區域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將“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作為今年要抓好的九項重點任務之一,充分表明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中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保障。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極具開創性和探索性,需要認真分析問題、直面挑戰。

正確看待當前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成就與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持續向縱深拓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斷積蓄強大勢能。“四大板塊”優化發展,“五大戰略”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正在形成。2024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2012年的19.6%提高到21.3%,東部與西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從2012年的1.87下降至1.66。但同時也要看到,現階段我國區域發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分化態勢,比如,經濟發展中的南北分化問題仍然突出,區域內部地區之間經濟增長存在較大差異,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明顯,經濟和人口向優勢地區集中日趨明顯,部分地區經濟活力不足等等。

科學分析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癥結。大國經濟體系中的區域發展協調性,通常要受總體戰略、產業布局、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目前制約我國區域發展的癥結有三:一是政策體系支撐力度仍待加強。由于歷史原因和整體發展的戰略性需要,國家對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布局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較多,而對新型工業化、外向型特征突出、產業生態完善、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項目布局較少,造成區域間新興產業與創新型經濟發展機遇之間存在落差。二是產業結構調整效果不突出。中西部及東北地區民營經濟比重較低、創新人才偏少,導致其以傳統產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附加值高的企業較少,缺乏對當地經濟的整體帶動作用。三是市場意識、創新動能、營商環境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具有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基礎雄厚、向西向南開放區位優勢等比較優勢,但在發現市場機會、利用發展機遇、吸引創新人才以及招商引資環境等方面仍然與東部地區存在較大差距。

深刻把握區域發展落差與依托比較優勢的協調重點。我國在區域協調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區域發展落差與依托比較優勢之間的關系。目前,區域發展落差主要表現為區域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的差異、市場經濟發展理念和對外開放觀念的差別、經濟發達程度和資本融通能力的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路徑選擇,需要在充分培育和發揮地區比較優勢的前提下,突出空間結構的協調重點。東部地區要有序釋放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獨特功能,對外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發揮戰略制導作用,對內在發展開放型經濟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中部地區要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協調發展方面更多著眼于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推進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加大探索試驗力度。西部地區要轉變傳統的“以城帶鄉”思路,協調推進城鄉融合,開展全域發展規劃,構建城鄉優勢互補、公共服務優先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格局,讓全體人民能夠在經濟發展中受益,提升全面參與共同富裕的信心和能力。東北地區要立足比較優勢和區域分工,形成具有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特別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等形成新質生產力,縮小與其他三大板塊之間的地區發展差距。

全面形成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的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格局。應當著力解決思想僵化、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環境不優等問題。推動中西部及東北地區主動對標東部先進地區,特別是對比國家所確定的幾大類特殊功能區、示范區、先行區排查短板,最大限度釋放經濟發展潛力。應當通盤整合重點區域優勢,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全面梳理分區域、分大類、分行業的發展優勢、短板、瓶頸,基于資源、產業、金融、人才等重要發展要素,減少欠發達地區在營商環境、吸引投資和發展特色產業方面的競爭劣勢,嘗試推動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聯合聯動,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跨區域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應當持續加強全國統一市場建設,促進要素流動,形成配套性的區域協調發展政策體系。重點打破要素流動的障礙、避免出現無序競爭,加快消除勞動力和人口自由流動的障礙。應當因地制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正確處理資源稟賦優勢、經濟發展階段特征與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關系,在產業分工協作中充分發揮舉國體制的一盤棋優勢,著力形成中央頂層設計、地方主動推動、規劃有序調整、市場自動調節的產業結構區域協調大格局。應當加快推動面向全體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根據地區經濟發達程度和財力落差狀況,進一步統籌和優化支出責任和財力保障,確保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均衡建設通暢順達的公共基礎設施,在土地、戶籍、轉移支付等公共服務方面,制定并完善對欠賬較多地區的相關配套政策,提高我國城市群承載人口的能力,促進農村遷移人口穩定落戶城市工作順利完成。

(作者王濟光系重慶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 日本图片综合区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看 | 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