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社會聚焦
健康城市藍皮書發布:
健康城市建設應立足實際、與時俱進人民政協
“健康城市建設應立足實際、與時俱進。”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4)》基于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文化、健康產業、健康人群六大領域,從健康影響評估制度建設、社區藍綠空間分布、女性生育健康、互聯網醫療、醫養結合、森林療養等多個角度,對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的進展、經驗、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設置“案例篇”和“國際借鑒篇”兩個特色篇章,發掘和研究杭州、武漢、成都、深圳等歷年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的先進經驗,分析和比較國內外健康城市建設領域的優勢和異同,以期為“十四五”中后期全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提供借鑒和參考。
健康城市藍皮書《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4)》以總結歸納健康北京行動的發展策略和成效為出發點,針對建設花園城市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城市交通精細化治理、城中村改造、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健全醫防融合體制機制、健全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健康素養提升、加強兒童青少年健康防控、強化安全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探討,詳細探討了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文化、健康產業、健康人群這六個涉及健康城市建設領域的發展現狀,并對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進行了全方面、多維度
其中,《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4)》認為,持續快速的城鎮化建設帶來了諸多的環境因素變化,隨之產生的健康影響已愈發受到關注。伴隨經濟、社會及環境轉型,我國人群肥胖率逐年攀升,肥胖流行已成為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谖覈逝至餍械拇蟊尘?,政府相關部門應促進跨部門合作,針對肥胖敏感性環境因素,采取綜合措施;社區、學校及家庭要形成合力,加強肥胖與環境健康宣傳與教育。
《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4)》數據顯示,健康北京行動主要指標呈現積極進展,健康北京行動得到全力推進,2023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40.5%,居全國首位,全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51歲,較2020年(82.43歲)上升了0.08歲,全市常住居民孕產婦死亡率1.56/10萬,戶籍居民孕產婦死亡率1.27/10萬,孕產婦死亡率為近5年最低值,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穩步提升,各項指標整體持續向好。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