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 貢獻政協力量>要聞
北京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提案分析報告出爐
4月14日召開的北京市政協主席會議聽取了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提案基本情況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共收到提案1386件,經審查立案1261件,提案數量顯著減少、質量繼續提升。今年確定10項提案議題由市政協領導督辦。其中,“推進首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市政協主席年度提案辦理協商會議題。
提案質量繼續提升
報告顯示,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各界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立足首都實際,胸懷“國之大者”,圍繞落實首都功能定位和全市中心任務,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關切,充分發揮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通過提案為本市各項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分析結果顯示,本次會議的提案數量顯著減少、提案結構持續優化、提案質量繼續提升。從立案情況來看,本次會議的立案率為91%,比去年下降1.1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低值,與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相比,提出提案減少5.1%,立案提案數量減少8.7%。“這既反映了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界委員重質量而不比數量的提案履職方向,也體現了市政協嚴把質量關,加大審查力度的工作成效。”市政協提案委相關負責人說。
分析還顯示,提案質量繼續提升,“問題的知情度”“建議的參考性”兩項核心指標均達歷史最高,體現了大部分提案調研充分、建議可行。
教文衛體方面提案最多
據介紹,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各界委員緊密圍繞首都發展實際,結合新形勢新部署新要求,貼近改善民生的難點焦點,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提案高度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內容涵蓋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方面。
“政協提案這一‘晴雨表’清晰反映了北京作為超大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軌跡和當前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市政協提案委負責人說,教文衛體方面提案最多,共450件,占32.5%,中軸線保護利用、博物館高質量發展、醫藥領域科研成果轉化、中醫藥產業發展、提升賽事服務能力、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都是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博物館之城建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文旅融合發展、分級診療推進、基層醫療水平提升、體育行業預付費管理等問題得到委員的持續關注,且隨著調研的深入和與承辦單位的溝通,提案中的建議在深度、廣度方面又有所提升。占比第二的是經濟科技方面提案,共411件,占29.7%。此外,人口資源環境和建設方面提案285件,占20.5%;社會和法制方面提案共240件,占17.3%。
從提案交辦協商情況來看,已立案的1261件提案均已分配給各承辦系統,共涉及97家承辦單位或部門。承辦部門均已啟動了提案辦理工作。
記者了解到,今年確定10項提案議題由市政協領導督辦。其中,“推進首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市政協主席年度提案辦理協商會議題;“增強賽事服務能力,打造國際體育賽事名城”“盡快啟動科技文物征集保護工程、加強全市科技文物保護利用”等9項提案議題由市政協領導督辦。
市政協提案委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圍繞提高提案質量加強服務,持續拓寬知情明政渠道,推進選題通報工作常態化,持續推進提案結構優化,加大平時提案征集力度,進一步提升集體提案、平時提案占比。規范審查程序,修訂審查細則,嚴把立案關口,加大并案力度,提升提案整體質量。圍繞提升提案辦理質量強化管理,聚焦2024年度重點提案落實轉化情況開展追蹤問效,全面評估辦理成效。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