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海南省政協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助力——
寫好農墾改革“后半篇文章”海南省政協近日召開常委會會議,圍繞“提升海南墾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推動墾地融合發展”開展專題協商并組織現場學習參觀。省政府副省長謝京到會聽取建議并講話。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農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海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墾地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持續深化海南農墾改革推進農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選擇臨高、樂東、瓊中三個縣開展墾地融合試點示范。
會前,省政協組織委員、聯合致公黨海南省委會先后到三亞、儋州等12個市縣開展實地調研,又遠赴江西、安徽學習,向省直有關部門以及內蒙古、廣東、廣西、云南、新疆等省區開展了書面調研。在廣泛了解情況、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充分協商的基礎上,起草了調研報告。
2024年,海南省財政安排墾區民生改善和墾地融合工作資金用于墾區電網、道路、住房、和美鄉村建設。18個市縣墾區非經營性建設用地移交協議均已簽訂,3個試點縣土地資本化基本形成。3個墾區住房先導性項目和系列墾區基礎設施項目均按時開工完工,居改社區試點經驗面向全省推廣。
調研組發現,當前,在推動墾地融合、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短板方面仍存在堵點和難點,需要認真組織研究,及時加以解決。
“要集中省級優秀專家資源,協調省資規、司法及海墾集團等單位業務骨干組成工作組,重點針對墾地共性問題,提供決策參考,加快破解進度。”致公黨海南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李加奎建議,建立難點工作專項突破機制,破除制約墾地融合發展的各種不利因素。
省政協常委崔家炳建議,整合省級財政、鄉村振興補助等資金,重點支持墾區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醫療教育設施等項目。爭取中央財政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將墾區納入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策覆蓋范圍。
陳月花委員提出,充分發揮墾地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進一步厘清市縣有關部門、農場公司、鎮、居(社區)等職責分工和權責邊界,科學制定清晰職責清單,明確各方工作責任。
從墾區養老服務均等化、墾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到墾區飲水安全、居民就業創業,與會委員紛紛圍繞墾區建設提出真知灼見。
省委財辦(農辦)表示,農墾改革需把握好國有資本與經營主體之間的關系,發揮“戰略中間層”作用;把握好“國之大者”與“民之關切”之間的關系,發揮“特殊使命公司”作用;把握好黨的領導與企業治理之間的關系,發揮“中國特色現代企業”作用。
省委社會工作部回應稱,將持續抓好居改社區后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等工作,有效融入屬地基層治理,整體提升服務效能,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建議,海墾集團聯合有關市縣政府盡快確定需要搬遷撤并的居民點、擬新建的中心居民點選址和規模,根據居民點撤并搬遷布局推動墾區詳細規劃編制工作。
會議號召,廣大政協委員要找準堵點難點,聚焦墾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社區基層治理等工作精準建言獻策、深化民主監督,助力寫好農墾改革“后半篇文章”。
(本報記者 陳啟杰)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