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優結構拓業態促協同,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5年04月17日 10:03  |  作者:肖昊宸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要把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攻方向、載體形態和構筑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制勝法寶,一體推進調整結構、拓展業態、加強協同,提升先進制造業集群能級和效益,筑牢現代化產業體系主骨架。

優化結構布局

制造業結構的質態和層次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變量,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先導地位和支撐作用首先體現在結構的轉換升級上。要堅持新老并重、同步發展,將傳統優勢產業提升到先進制造業行列,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擴規模、提質效,將未來產業領域創新成果轉化為經濟增長現實動能。

合理規劃區域空間布局。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條件,聚焦高端裝備、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終端等領域,選準細分賽道,選育種子企業,靶向招商引資,精心培育集群。東部地區可憑借經濟技術歷史積累和先發優勢開辟更多產業藍海,中西部地區可提高制造業產業集中度和知識技術密集性,加快優勢塑造和后發趕超。推動制造業有序梯度轉移,深化區域產業協作。以產業園區、產業強縣、特色小鎮等為依托,提升綜合承載力、吸引集聚力、輻射帶動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高地。

調控投資結構,推動建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向高、向新、向智、向綠而行,建立先進制造業集群項目庫,按照優勢、前沿、基礎的標準分類、分業管理,運用增信、專項債、預算內資金、產業基金等政策組合拳,充實項目資金池。地方還可遵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求,謹慎出臺權限內差異化獎補政策。及時發布并動態更新先進制造業投資指引目錄,加大對金融機構、民間資本引導力度。堅持有進有退、有保有壓,完善落后產能、僵尸企業退出機制,壓減一般性項目,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確保稀缺資源不被擠占,為先進制造業集群生長騰出更多發展空間和要素保障。

拓展多元業態

業態是產品、技術和服務在市場上實現價值時所呈現出的模式和形態。市場的廣度、深度、密度決定了業態的成長潛力和邊界上限。先進制造業各環節、各部分從物理聚合到進化為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生態群落,離不開豐富多元的業態場景開發和持續創新的商業模式支撐。要堅持市場導向,圍繞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全鏈條拓展新業態,深化供需對接,在市場競爭中培育、檢驗和壯大集群。

以前期驗證模擬業態。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平臺,精準進行行業數據分析和目標群體個性畫像,在概念驗證階段仿真模擬生產使用場景和商業運營場景,根據反饋調整技術、生產和應用標準參數,使技術創新成果在轉化早期即能貼合市場趨勢和用戶真實需求。

以數實融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豐富業態。數實融合、兩業融合能夠有效激發數字技術和產業融合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是業態創新的關鍵路徑。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擴大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覆蓋面,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制造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打造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等生產單元。加快發展總集成總承包等服務型制造,搭建“硬件+軟件+平臺+服務”集成系統,支持設計、制造領域骨干企業轉型成為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加快發展綠色智能制造,擴大城鄉建設、生態環保、應急管理、文化旅游等領域綠色產品供給。深入開發公共機構、企業總部及分支機構、社區、購物中心等線下場景,推動終端設備批量落地并穩定運營。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為消費品注入更多文化創意元素、綠色健康元素、時尚個性元素,提升質感、設計感和體驗感。配合以現場體驗為中心的全周期服務,開發文旅、康養、體育等領域新業態。

以品牌提升促進業態成熟。品牌體現了產業集群的形象標識度、市場認可度和客戶忠誠度,是增強集群資源整合度和內在凝聚力的符號與紐帶,也是產業集群走向高端的重要標志。可根據集群的產業特色和共同理念,設計推廣集群共用品牌。通過產品貼標、廣告、統一規范服務流程等方式,提高品牌一致性和曝光度。從品牌向前向后延伸,向前發展首店經濟,向后發展品牌咨詢等相關生產性服務業,豐富衍生業態,實現以品牌催熟業態、引領集群。

強化鏈群協同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眾多創新資源、市場主體、產業鏈條交匯融合的結果,只有加強鏈群協同,形成關聯主體之間深度的對接、協作與共享,才能串珠成鏈、集鏈成群、聚群成勢,有效提升集群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構建協同創新體系。統籌各類創新主體,整合創新資源,發揮高校院所、重點實驗室初始源頭作用,核心領軍企業旗艦作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主力軍作用。補足完善梯度培育體系,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廣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模式。推動科研基礎設施共建共用、質量技術標準體系共研共認、高端科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共培互濟、通用技術知識和創新經驗共學共創。國家及省級重點實驗室、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重點攻關前沿應用技術和生產工藝、底層共用技術和重大顛覆性技術,專精特新企業更加注重細分領域技術突破,持續提高專利產業化率。提高專利受讓率,縮短轉化周期。加快發展知識產權全周期管理和技術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

建立完善產業鏈治理機制。培育和扶持產業鏈“鏈主”。支持“鏈主”企業成為各類產業平臺及行業協會商會重要成員,鼓勵其按照法規政策協調企業間利益關系、領頭開展行業突出問題治理、科學研判市場風險和市場機會并作出有效應對。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業務協同水平。秉承價值共創理念,加強企業頂層設計銜接,探索供應鏈協同管理,深化生產制造基地、原料采購渠道、市場信息共享、抱團出海競爭等方面合作共贏。通過產業紐帶、聚集孵化、上下游配套、分工協作、開放應用場景等方式,促進鏈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作者肖昊宸 系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編輯:李律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久久久亚洲天堂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五月天综合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