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聚焦

透視“甲亢哥”中國行:大流量“民間外交”的文化密碼

2025年04月18日 14:15  |  作者:崔姝音 馬嘉悅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近日,坐擁3000多萬粉絲的國際網紅“甲亢哥”(IShowSpeed)的中國之行圓滿收官。這位以夸張風格走紅全球的海外博主,憑借一場場真實、無剪輯、無濾鏡的直播鏡頭,將中國城市的煙火氣、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國青年的活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界眼前,引發海內外社交平臺熱議。這場“China Travel”熱潮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文化密碼?網紅作為“民間大使”,如何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記者采訪了相關政協委員。

當海外“頂流”邂逅五千年中華文明

“甲亢哥”本名Darren Watkins Jr.,因直播時表情動作夸張、情緒亢奮,被中國網友戲稱為“甲亢哥”。3月底,這位20歲的小伙來到中國旅游,先后在北京、上海、河南、成都、重慶等8個城市進行了數場直播。嘗豆汁、品臭豆腐、被爆辣火鍋辣得上躥下跳、穿“花襖西裝”在長城上空翻、在少林寺體驗“金鐘罩”、被“8D魔幻城市”震撼直呼“Oh my god!”……“甲亢哥”在直播中“沉浸式”體驗了中國文化和現代科技,讓眾多海外網友對中國美食、文化以及科技發展產生了濃厚興趣,更是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認知的信息繭房。網友稱“甲亢哥”的直播堪稱一場“數字時代的馬可·波羅游記”。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郭媛媛剖析這一現象時表示,“直播作為一種傳播方式,其現場感和直觀性使得國際民眾能夠更真實地、沉浸式地了解中國。此外,國外博主以他們的視角和興趣點傳播中國文化,更加符合國際受眾的文化期待,從而增強了傳播信息的說服力。”

“海外博主作為文化‘外來者’,其觀察視角天然帶有中立性與獵奇性。相較之下,國內博主的內容多服務于本土受眾,缺乏跨文化對比的張力。‘甲亢哥’主陣地為國外社交平臺,通過這些平臺,既能觸達海外受眾,又能通過微博、抖音等國內社交媒體二次傳播形成內外聯動。在直播形式上,多為無劇本、無剪輯的即時記錄,這種即時互動性與意外性是傳統紀錄片或國內博主精心策劃的視頻難以復制的優勢。”河北省政協委員、滄州市政協常委馮月亮分析道。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馬東平感慨,“從孔子學院到文物展覽,再到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多元敘事,中國文化傳播方式正在改變。讓外國人講述中國故事,能夠更立體地還原真實的中國,這有利于傳播中國當前取得的現代化成就及多姿多彩的文化風貌。”

文化自信托起“民間大使”

當數字流量與真實的中國之美不期而遇,一場關于文化傳播的奇妙化學反應就此展開,網紅內容得以“精準破圈”。在無美顏、無濾鏡的直播鏡頭里,一個美麗、安全、熱情、現代且文化多元的國家畫卷,徐徐鋪展于世界眼前。網友形象地比喻,“當刻板印象與現場直播打了一架,真實的中國,贏了。”

這背后,是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隨著文化自信的快速回歸和日益堅定,如今的我們已然有足夠的自信敞開國門,熱情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來到中國親身體驗、用心感受。”郭媛媛說道。對此,馮月亮表示認同,“甲亢哥”的爆火并非偶然,是個人風格與商業運作的成功,更是中國文化自信與傳播策略轉型的生動縮影。

“在高度開放的文化自信加持下,網紅成為‘民間大使’,正架起國際文化交流的新橋梁。”馬東平說道。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在推動對外交流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且富有成效的舉措。如,中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免簽政策紅利持續釋放。4月15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92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40.2%;其中免簽入境657萬人次,占比71.3%。這一組組數據,正是中國敞開大門擁抱世界的有力見證。

馮月亮表示,過境免簽政策為民間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后續優化需聚焦體驗升級與價值共鳴。“未來,政策設計應更注重為創作者賦能,比如提供文化導師和技術支持;推進區域協同,避免資源的虹吸效應;構建長期生態,比如培育本土化MCN機構等,最終將短期‘流量紅利’轉化為可持續的‘文化共生力’。”他表示,當政策紅利與地方特色、創作者需求深度耦合時,方能實現“讓世界看見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的雙向奔赴。“相信未來的民間國際文化交流,既有火鍋辣哭‘甲亢哥’的娛樂化表達,也有‘敦煌修復師十年守窟’的深度敘事。”

持續釋放“民間大使”的積極效應

隨著網紅在國際交流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如何讓“民間大使”的積極效應持續穩定地釋放?

郭媛媛從媒體生態的角度談道,自媒體在表達個體生活狀態、構建日常信息傳播的獨特價值方面,與傳統媒體互為嵌合、互為補充。她認為,各種媒體形式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有機聯動,共同構建一個對國家、民族和社會較為客觀的信息傳播生態。

“建議面向海內外網紅開展文化素養提升計劃,方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文化。”馮月亮建議,一是建立“文化導師”結對機制。為外國網紅匹配文化顧問,比如高校學者、非遺傳承人等,親身教授相關文化知識,提供背景知識支持。例如,景德鎮為陶瓷類博主提供陶藝大師指導,確保工藝解讀的專業性。二是搭建線上培訓平臺。開發多語種文化課程庫,比如《中國節日密碼》《漢字里的世界觀》等課程,在平臺完成學習和通過考試的博主可獲得“文化傳播使者”標識,優先獲得流量扶持等。

在馬東平看來,“引流”是吸引關注的重要手段,但更關鍵的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明確宣傳目標,并配套完善的服務舉措。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通過網紅這一新興的文化傳播力量,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距離正不斷拉近,人們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彼此之間的相似與不同,從而增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民間國際文化交流將會更加順暢、密切,而這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注腳。

隨著中國持續秉持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網紅等民間力量在國際交流中的獨特優勢將會更充分地釋放,更多的“甲亢哥”或將出現,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中國文化將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推動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和共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記者 崔姝音 馬嘉悅)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 | 五月天婷婷在线看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