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統戰時訊
杭州余杭:引僑之力 共繪同心圓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五常街道“老兵調解室”的金牌僑眷調解員程康堯與社區工作人員攜手,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噪音引發的鄰里糾紛,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溫暖力量。這場糾紛的順利解決,不僅是余杭區深化僑務資源整合、推進社區共建共治的縮影,更展現了海內外僑胞情系桑梓、反哺家鄉的赤子之心。
“住在樓上的居民,多考慮一下樓下的居民,樓下的居民也要理解樓上的難處。”在調解現場,74歲的程康堯以平實的語言打開了雙方心結。此前,五常街道轄區某小區居民因樓上孩子跑跳、挪動家具產生的噪音問題多次發生爭執。社區調解員聯合“老兵調解室”介入后,程康堯憑借退伍軍人的果敢和僑眷的親和力,耐心傾聽雙方訴求,從鄰里情誼到法律法規多角度分析,最終促成和解:樓上住戶承諾約束孩子行為并加裝隔音設施,樓下居民也表示理解包容。
程康堯是浙江省青田人,后遷居五常街道,其子女分別定居匈牙利和意大利。2019年,他與幾位退伍老兵共同成立街道首個“老兵調解室”,每周義務坐班調解糾紛。談及初衷,他感慨道:“子女雖在國外,但參與社區治理讓我找到了新的人生價值。能幫到大家,日子過得充實又開心。”
五常街道現有僑胞、僑眷千余人,是余杭區僑務資源較為集中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在區委統戰部指導下,五常街道堅持“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理念,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持續激發僑界人士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一方面,依托“老兵調解室”“僑之家”等載體,吸納程康堯等熱心僑眷加入矛盾調解、志愿服務隊伍;另一方面,通過組織文化交流、節日慰問等活動,增強僑界群眾的歸屬感,引導其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許多像程康堯一樣的僑眷在海外親屬的支持下,主動投身社區建設。他們既熟悉本土文化,又具備國際視野,在調解糾紛、政策宣傳等工作中展現出獨特優勢。此外,街道還積極對接僑企、僑胞資源,推動公益捐贈、就業幫扶等項目落地,實現“僑為我用、我為僑用”的雙向奔赴。
立足新階段,余杭區將聚焦“根”“魂”“夢”主線,進一步深化為僑服務舉措。五常街道計劃以“領僑、聚僑、暖僑”為抓手,完善涉僑組織建設,拓展僑界參與基層治理的路徑。例如,推動“老兵調解室”與社區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僑力量”特色品牌;同時,依托數字化平臺,為海外僑胞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等精準服務,凝聚共謀發展的合力。
“僑務工作不僅是聯絡情感,更要激發共鳴。”余杭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統籌全區資源,搭建海內外互動平臺,鼓勵僑胞僑眷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播等領域貢獻力量,共同繪就最大同心圓。(沈伊能)
編輯: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