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增設智能分子工程、低空技術與工程、舞蹈治療等29種本科新專業——

高等教育專業調整優化再提速

2025年04月23日 10:13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繼近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相繼“上新”新書院、新專業后,高等教育專業的整體調整優化再提速。

4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高校新增專業點1839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157個,高校撤銷專業點1428個、停招2220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同步更新發布,新目錄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同時增列29種新專業,納入2025年高考招生。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專業動態調整的依據是什么?新專業有何新特點?透露出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新趨勢?

充分體現國家戰略、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牽引

伴隨著全國首個智能分子工程專業落地大連理工大學,兼具數學和自然科學基礎與AI技術的創新人才將在這里成長,服務智能制造與高端材料創造的國家戰略需求。

而在武漢大學,此次新設的時空信息工程專業,則將重點培養具備時空信息感知、處理與應用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推動傳統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此外,還有南昌大學等高校新設的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新設的人居設計專業等。記者梳理發現,此次“上新”的29種專業中,國家戰略、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牽引指向明顯。

而不少曾經的“熱門專業”則因無法與市場經濟發展匹配而被撤銷。此前,就有多所高校相繼表示將撤銷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藥物制劑、中藥學等本科專業布點。

一增一減之間,凸顯的是國之所需民之所盼,強化的是高校專業設置對國家戰略急需和高質量發展的適配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已正式確立本科專業目錄年度更新發布機制:“如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增設了區域國別學、碳中和科學與工程、海洋科學與技術、健康與醫療保障等專業;面向科技發展前沿,增設了智能分子工程、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時空信息工程等專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增設了國際郵輪管理、航空運動、藥物經濟與管理等專業。同時,聚焦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增設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等專業。”

對此,受訪專家認為,未來高校應以專業調整為抓手,著眼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需求,瞄準市場和技術的新變化,充分評估學校自身優勢與專業特色,整合優勢資源,做強做優特色專業。

交叉融合成新專業建設關鍵詞

前述智能分子工程專業,涉及新材料、精準醫療、能源轉型、電子信息等諸多領域;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新設的舞蹈治療專業,則將舞蹈藝術與心理治療相結合,致力培養兼具舞蹈技能與康復醫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記者梳理發現,與近年來高等教育專業調整的導向一致,此次“上新”的本科專業特色鮮明,交叉融合再次成為關鍵詞。

“在專業設置過程中,我們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推動專業交叉融合再出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此,浙江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陸亭分析:“當前科技革命浪潮飛卷、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無法再以單一學科知識加以應對,多學科交叉是新專業建設的必由之路。”

受訪專家進一步指出,面對學科交叉融合趨勢,如何有效融通不同學科間的知識體系,在新設專業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著力解決教師跨院系合作、交叉研究學術評價、資源共建共享等制約學科交叉發展的關鍵難題,成為擺在高校面前的挑戰,“切忌將課程、師資拼盤式排列組合”。

首次建立戰略急需專業超常設置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設的29種新專業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成為熱門,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6所“雙一流”高校設立,將于今年9月招收第一批學生。

記者了解到,這一專業是通過教育部首次建立的戰略急需專業超常設置機制超常增設的。

“對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關注的戰略領域,開辟相關專業設置即時響應綠色通道,突破集中申報時間限制,主動指導有條件、有基礎的高校積極論證、籌設相關專業,集中資源和力量進行優先布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高校專業備案或審批工作每年集中進行一次,一般在7月啟動。去年9月,在集中申報期之后,教育部主動服務低空經濟快速發展需要,指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6所高校開展論證,超常增設了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

此外,在專業設置過程中,兼顧快速響應國家戰略需求、統籌優化專業結構和保障新設專業建設質量,教育部也進一步分類細化了高校申報增設專業的工作機制。

該負責人介紹:“一是針對一般專業實行預申報制度。高校申報增設專業須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原則上提前1年進行預申報。目的是推動高校加強規劃,根據社會人才需求、本校辦學條件等提前謀劃新增專業,有效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追逐熱點設專業。二是針對區域發展急需專業,在集中申報時予以支持。對于因各種原因未進行預申報的專業,如屬于各省(區、市)產業發展急需專業,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高校仍可申報。”例如,在2024年度申報工作中,超三分之二的專業是2023年預申報的,其余專業未作預申報,但在有關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提交專業急需說明后,依然完成了專業申報。

據介紹,為推動各地各高校主動服務產業發展需要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去年教育部在5省市開展了提升高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試點,20多個省份建立本科專業建設差異化支持制度,將服務產業能力作為重要指標,優化專業監測評價體系,通過調整專業生均教育經費等舉措,有的放矢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專業與產業的適配性。目前全國高校本科專業布點共有6.28萬個。教育部將進一步強化專業設置與就業工作的聯動,指導高校持續調整優化存量專業,加強各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分析,不斷增強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

(記者 鄧暉 通訊員 江盛盈)

編輯:位林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亚洲中文乱码AV网站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