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樂觀社會
甘肅岷縣地震災區:靚麗新房暖如春 不見煤煙
原標題:甘肅岷縣地震災區:靚麗新房暖如春 不見煤煙
中新社蘭州2月3日電 題:甘肅岷縣地震災區:靚麗新房暖如春 不見煤煙干凈過冬
作者 馮志軍 寧德志
一年半時間,地處高山之上的甘肅岷縣地震重災區永星村,林立起了青磚白墻的鋼筋混凝土二層樓房,更有家境殷實者蓋起了三層樓房。飾有好看花紋圖案的圍墻,屋內一應俱全的現代家電,加之引入高科技的新能源取暖材料,這里呈現出新貌。
這幾年,岷縣自然災害頻發。2013年7月22日,6.6級地震造成95人遇難,1300余人受傷,重災區永星、永光等多個村落幾乎被摧毀。此前一年,還發生了特大雹洪,致當地50多人死亡和失蹤。此外,這里每年汛期致人員傷亡的自然災害亦不鮮見。
農歷臘月,中新社記者重訪這個地方,漫山遍野的救災帳篷不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靚麗整潔的新房和愁容散去的笑臉。盡管地處高寒陰濕地區,這里每年施工期不足半年時間,不過新家園還是在災后的第二個春節來臨之前如期完成。
全程“監工”新居建設的永光村村民宋彥廷等不及屋子潮氣散盡,便興沖沖地將早早訂購好的液晶電視和一套組合沙發、茶幾等家具搬進新家,并在客廳里掛上字畫增添文化氣息,客廳角落里幾盆茂盛的花卉生機勃勃,淡白色的地板亦被擦得蹭亮。
宋彥廷的家里還新添了一只沙皮狗和一只哈士奇兩個“新成員”。在他眼里,“住洋房、養寵物”這種悠閑自在的現代生活是印象中城里人的“專屬”,從擔驚受怕的土坯房到眼前靚麗的新宅,傳統的生活方式正漸行漸遠。
這里海拔2700米,隨處可見瑩瑩積雪。不過,宋彥廷的屋內卻溫暖如春。“不見一點煤煙,就能干凈過冬。”宋彥廷操作著墻上一個類似于空調開關的盒子開心地說,新房子裝了采用高科技的電控地暖和炕暖,不僅可以自由定溫,而且取暖成本要比煤炭節省不少。
和宋彥廷一樣,他的村鄰們也沉浸在新居帶來的喜悅中。年逾五旬的永星村村民范蛇娥新落成的院子里堆滿了已經剪好的黨參、黃芪等中藥材,災后通村道路的修繕拓寬使得此前交通閉塞的外銷渠道變得通暢,眼前大量的藥材將在春節后給村民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過去的災難,大家都不再刻意提起,關鍵是眼下的好日子”,午后和煦的陽光下,永星村大學生包芳霞和幾位村民在村口聊著村里的巨變。這位在地震中失去母親的女孩,話不多但很愛笑,今年將畢業的她說今后想回到這里,幫助家鄉變得更美。
根據規劃,岷縣災后重建包括城鄉居民住房、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生態環境、特色產業等六個方面。岷縣官方最新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2014年重點開展的住房重建、教育、衛生三大年度重建任務已全面完成。
“這意味著災后重建任務的‘重頭戲’基本告一段落。”岷縣縣委宣傳部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相當于受災地區的生活水平發展速度提前了二三十年,當地受災民眾開啟了“現代生活”。(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甘肅岷縣地震災區 靚麗新房暖如春 不見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