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天下

官方審定糧種遭冷遇 “跑點送封”暗藏腐敗鏈條

2015年02月24日 14:04 | 來源:半月談
分享到: 

  原標題:官方審定糧種遭冷遇 “跑點送封”暗藏腐敗鏈條

 

2246020033

 

 

  糧種的困惑:“灰種子”“黑種子”壓倒“官種子”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糧食安全依舊是重中之重,而糧食安全又與良種的推廣密不可分。不過,半月談記者在鄂豫、冀豫交界地區(qū)調研時發(fā)現(xiàn),種子市場上隨處可見未經審定的“灰種子”,假冒套牌的“黑種子”,而合法合規(guī)的“官種子”卻難覓蹤影。糧食種子的亂象,不僅給農民帶來風險,也引發(fā)了記者的深深憂慮——套牌的“黑種子”屢打不絕,不被主管部門認定的“灰種子”廣受追捧。這是政府部門執(zhí)法監(jiān)管不力所致,還是我們的種業(yè)管理機制已經到了非改不可、必須市場化的關頭?事關農民增收、國家糧食安全的糧食種子,難道就真的沒辦法保真、保質地被送到種糧者手中嗎?

  官方審定品種遭冷遇

  在湖北棗陽市襄陽路汽車站對面的種子市場,馬仁勇并不起眼的種子店里,醒目地張貼著《湖北省農業(yè)廳2014年秋播主要農作物主導品種公告》。公告中規(guī)定的小麥品種有襄麥25、鄂麥596、襄麥55、鄭麥9023。其中鄭麥9023為國審小麥品種,其余三個均為湖北省審定的小麥品種。

  然而,包括老馬的店面在內,記者走訪了市場上20多家種子店,幾乎每家都在售賣鄰省河南的小麥種子。老馬坦言:“市場上99.5%都是河南的麥種,我也一直在賣河南的種子。”在基層鄉(xiāng)鎮(zhèn)的農資店,同類現(xiàn)象普遍。

  一方面官方審定的合法品種在市場上難覓蹤影,另一方面超出審定區(qū)域的“灰種子”卻廣受追捧。

  記者從湖北棗陽市種子管理局獲悉,目前當?shù)爻D瓴シN的小麥主要有三大品種,分別是鄭麥9023、衡觀35、西農979。可按照官方的公告范圍,除了鄭麥9023之外,剩下都是未通過當?shù)毓俜綄彾ǖ?ldquo;灰種子”。

  在豫冀交界地區(qū)的種子市場,類似的情況也大量存在。當?shù)貙I(yè)人士多年調查顯示,在河北邯鄲市種植的小麥品種中,本省官方審定推廣的衡觀35難覓蹤影,反而是一些來自河南的品種受歡迎,其中尤以周口市農科院選育的周麥16最受歡迎。然而根據當?shù)氐膶彾ü妫撈贩N適宜區(qū)域并不包括河北省。

  為何“官種子”受冷遇,“灰種子”受歡迎?棗陽市種子管理局副局長程朝陽一語道破玄機:“湖北官方通過審定的鄂麥、襄麥等品種表現(xiàn)不好,棗陽農民基本不種。以容易倒伏的鄂麥18為例,由于種植面積少,每年的測產抽樣都難以進行。相比之下,衡觀35產量高受歡迎,剛出來時湖北市場上沒有賣的,有農民就跑到鄰近的河南唐河縣去買。”

  襄州區(qū)雙溝鎮(zhèn)是鄂豫兩省交界的糧食大鎮(zhèn)。在一家農資店里選購種子的當?shù)剞r民老王告訴記者,自己種了一輩子地,確實不太了解品種審定之類的說法。“要按照老農民的看法,不管啥種子,多打糧食就是好種子!”

  農民用腳投票,催生出了一條龐大的地下種子交易鏈。程朝陽告訴記者,棗陽全市160萬畝耕地每年約需麥種5000萬斤,除了農民自留外,剩下的一半需要市場供給。而在省農業(yè)廳公告范圍之內的“官種子”鄭麥9023,全市僅能提供400萬斤,大量缺口最終靠的都是沒有合法身份的“灰種子”和假冒套牌的“黑種子”。

  從套牌入市到借殼“還魂”

  不僅如此,多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近年來國內農作物種子市場監(jiān)管力度前所未有,但市場秩序混亂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上述省際交界地帶發(fā)生的“官種子”不受待見只是種種怪現(xiàn)象之一,但由此折射出來的局地品種審定制度“走樣”問題卻不容忽視。

  據了解,從最初的實驗選育到進入大田推廣,國內農作物品種實際上需要經過幾層篩選淘汰,而各地的種子品種審定制度,則是最關鍵“門檻”。按照種子法規(guī)定,凡進入市場的主要農作物品種,必須通過國家或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的把關審定,未經審定不得隨意推廣。

  中國農科院種業(yè)專家佟屏亞指出,每個品種都有相對適宜的生態(tài)區(qū)域,相鄰省份交界地帶往往同為一個生態(tài)區(qū)域。“但在品種審定的實際操作中,一些省份往往簡單地以行政邊界為紅線,而不是從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品種特性來劃定其適播區(qū)域,如此做法必然與農作物實際的生態(tài)區(qū)域形成差異,于是兩省或幾省交界地帶很容易出現(xiàn)‘官種子’打不過‘灰種子’的現(xiàn)象。”

  除了人為畫地為牢造成的市場扭曲外,品種審定“門檻”走低所引發(fā)的套牌和仿冒現(xiàn)象也比較嚴重,導致“黑種子”泛濫。此前在河南洛陽召開的全國農作物品種區(qū)試工作會議披露,2001-2012年間,全國共審定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7種主要農作物品種1.5萬個,平均每年審定1200多個。批量審定后,稀缺的好品種難免被一些大路貨套牌。

  河南一家種子企業(yè)的打假維權顧問暢文昌介紹,近年來針對套牌種子的打假幾乎已成公司常規(guī)動作。“以產糧大市駐馬店為例,光在其中一個縣備案的小麥品種就高達100多個,市場上的種子看著五花八門,但是賣來賣去袋子里裝的就是那幾個好品種,里面多數(shù)都是套牌的‘黑種子’。”

  豫北一家種子公司業(yè)務經理王棟棟表示,由于通過審定的品種過多過濫,當?shù)剡€衍生出一種制假售假的“新變種”:企業(yè)花點小錢將某個即將退市、無人問津的品種的使用權買下,隨后就借助這個合法“外殼”,把從制種基地套購或自繁種子推向市場。

  “跑點送封”暗藏腐敗鏈條

  面對品種審定制度帶來的市場扭曲現(xiàn)象,部分地區(qū)的農業(yè)部門也在調整政策。唐河縣種子管理站站長劉明景告訴記者,衡觀35、西農979等小麥品種最終由河南省農業(yè)廳同意在南陽、信陽以及駐馬店等地進行引種。至此,這些已經被當?shù)剞r民私下種了七八年的“灰種子”,目前已獲得合法身份。

  不過,這種臨時的請示或申請并非治本之策。棗陽市種子管理局質檢科科長劉鳳華認為,現(xiàn)在來看,品種審定制度已經演變?yōu)閺娪驳男姓徟姓噶钌蔬^濃,遠遠落后于種業(yè)發(fā)展實際。事實上,小小種子背后的種種亂象除了有政府監(jiān)管乏力的表面原因,更有權力尋租的深層背景。佟屏亞直言,目前國內的種子產業(yè)是“計劃經濟的腦袋,市場經濟的腿。”由于品種審定委員會的權力過于集中且缺乏監(jiān)督,制度執(zhí)行常常“走樣”,權力尋租引發(fā)的腐敗現(xiàn)象亟待引起重視。

  “在一些地方,品種好不好就那么幾個人說了算,一旦通過審定,有關品種立即身價倍增,于是實驗數(shù)據造假、審定時跑關系就成了業(yè)內潛規(guī)則。”佟屏亞說,“在進行區(qū)域實驗時,‘跑點送封’非常流行,一個‘封’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通常省級區(qū)試要花去三四十萬元,國家區(qū)試要花去五六十萬元。”

  業(yè)界人士建議,未來品種管理制度的發(fā)展,應借著修訂種子法的契機,堅持市場化、去行政化的方向,逐步取消品種審定制度,乃至最終實現(xiàn)品種登記備案制度,同時加大農業(yè)保險覆蓋范圍,強化種子企業(yè)的主體責任,政府則應做好市場監(jiān)管和知識產權保護。(半月談記者 張興軍 黃艷)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官方審定糧種 遭冷遇 “跑點送封” 腐敗鏈條 黑種子 灰種子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男女Av中文字幕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在线播放亚洲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