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常振明:不能把效率低下和國企劃等號
人民政協網快訊 3月6日下午2時30分,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召開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林毅夫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楊凱生、常振明、賈康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新華網記者]:請問常振明委員,現在國企改革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但是當前社會上對國企有很多看法,比如效率低下等,您對此怎么看?您認為今年的國企改革如何深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謝謝你的問題。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我身在國企,真的不能把效率低下這個詞和國企劃等號。比如2003年,我們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一共有11家,到2014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有92家都是國企,這也是國有企業全球實力的重要體現。另外,在評價效率的時候,除經濟效益以外,還應該考慮到社會效益,有些行業,比如高鐵、石油、電信主干網、北斗導航、大型運輸機、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都是具有投資大、社會影響大、回報期長的特點,所以需要國企來完成。所以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常振明]:隨著我國市場化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國企、民企等會有一個自然分工,有些領域是適合國企干,有些領域是適合民企干。
[常振明]:另一方面,做大、做好和做強國有企業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我國國情決定的。36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一談到企業就都是國企,所以中國和西方國家不同,企業的基因是國企。現在國內企業都是按照公司法注冊,實際上在注冊時并不分國企和民企。如果要給國企下一個定義,我理解企業有個行政歸屬,歸國資系統管的就是國企。當前,國企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不可否認。主要是兩類問題:一類是自身管理問題,一類是體制機制帶來的問題。自身管理問題關鍵是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另外按照國家的要求,比如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另外按照中央紀委的要求,反腐倡廉作為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此外,建立透明的考核機制等等,這是自身管理問題的方面。
[常振明]:體制機制帶來的問題需要深化改革進行解決。今年在國企改革的內容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政企分開,就是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管理由管資產到管資本,因為資本是有屬性的,資產是屬于企業法人的,這樣做可以給企業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地位,國家通過資本紐帶行使管理的權利。二是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的,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進行改革。實際上國企千差萬別,需要界定它的功能。我理解主要是明確公益性企業應該更多的側重社會效益,而競爭型和商業類的國有企業更多側重于經濟效益。另外,根據它們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考核機制和標準。
[常振明]:當然,競爭型和商業型國企,既然要在市場上競爭,就需要嚴格遵守市場化的淘汰和退出機制。國家也可以根據資本的收益率對國有資本進行優化和配置。三是挖掘各類資本的潛力和活力,有序推進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另外,要采取市場化人才激勵約束機制,體現企業管理者的市場價值也是十分必要的,盡可能提高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這是今年深化改革的主要三方面。我相信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使企業國際競爭力能進一步加強,釋放出更大的活力和動力。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政協 記者會 經濟新常態 常振明 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