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馬瑞強代表:青年創業很有希望 建議設立“青年創業扶持基金”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創業青年馬瑞強 記者李延兵攝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李延兵 實習記者 孫文虹)青年就業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青年、社會和國家關注的熱點話題。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到,2015年的政府工作要把握好“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就青年創業的相關話題,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優秀創業青年馬瑞強,他表示,“我認為青年創業很有希望”。
馬瑞強認為,現在亟需解決的是觀念問題。國家和社會在政策和氛圍上為青年創業營造了很好的條件。客觀環境的改善對于青年創業是一個很好的推動,但主要的還是青年自身擇業就業的觀念。現在很多年輕人急功近利和一夜暴富的思想很嚴重,對自己的創業缺少明確的方向。除此之外,父母一代人的觀念會影響青年的創業決心。他們對于工作的傳統看法是編制、戶口、和穩定,似乎創業就不是工作,這樣的觀念是不健康的。實際上,創業也很體面,為社會創造財富的同時,帶動更多人就業。
“到農村創業才能出成績”,從博士畢業手捧央企“鐵飯碗”到回老家種玉米,馬瑞強沒有遺憾而是意氣風發,他呼喚更多小伙伴搭上這班開往“創業春天”的“列車”。
“現在的政策比我創業的時候還要好。”馬瑞強告訴記者,他打算繼續種玉米,“每畝地掙上200塊,種上15萬畝地,這樣利潤3000萬,我就可以上市了。”
在談到現在畢業生扎堆報考公務員的現象時,馬瑞強表示,“社會的價值是企業創造的,要通過創業來實現。公務員是社會資源的管理者,并不是財富的創造者,所以,企業才是創造價值的主體。營造社會的創業創新環境,對國家來說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馬瑞強回憶起創業時的艱辛,表示“一個人做一件事有一萬個理由,不想做一件事也有一萬個理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困難,面對家里只有妻子一人支持,他還是選擇追隨自己內心的創業夢。他說,抉擇過程中對自己最初想法的堅持很重要,不是只有條件成熟了才能去創業。創業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問及共青團應如何鼓勵青年創業時,馬瑞強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 加大對中央財政及地方財政對各級團組織的財政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及地方財政按照一定比例給予各級團組織一定的創業擔保金,使得更多的青年能夠通過共青團組織能夠得到小額擔保貸款。
二、 加大上級團組織對下級團組織的創業資金的支持力度。例如,內蒙古旗縣一級團組織作為青年創業的直接接觸部門,但是因為旗縣一級財政財力有限,很少或者沒有的創業擔保金制約了縣級共青團組織開展這項工作。
三、 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青年創業。政府應加強對共青團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培訓、提供創業服務、進行創業激勵的支持。建議政府支持共青團設立“青年創業扶持基金”,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青年創業貸款擔保的“準入門檻”,開辟“青年創業綠色通道”。重點加大對青年創業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激勵他們積極投身創業實踐。
四、 建立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加強扶持工作的制度保障。放寬對青年創辦中小企業的審批準入、降低注冊資本,對進駐孵化基地的青創企業給予適當的減免稅收優惠、低息或免息貸款優惠;出臺更為具體的信貸政策,設立更優利率的信貸品種,為初創青年開通小額貸款綠色通道,等等。另一方面,加強政府在促進青年創業方面的相關政策的宣傳,引導青年更好地創業。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馬瑞強 青年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