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致公黨中央:在新型城鎮化中推進“多規融合”
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并以這個為基礎,把一張藍圖干到底
原標題:致公黨中央:在新型城鎮化中推進“多規融合”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訊(記者 呂巍) 我國現行規劃類型眾多,各項空間規劃體系“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因此,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積極推進市、縣規劃體制改革,探索能夠實現“多規合一”的方式方法,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并以這個為基礎,把一張藍圖干到底。
建立一套能實現新型城鎮化戰略發展目標的高度協調、統一、權威的空間規劃制度體系,是促進我國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通過科學的空間規劃,實現從“多規分立”到“多規融合”的有效轉變,已成為各級政府促進社會經濟和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致公黨中央建議,在城鎮化建設中要加強頂層設計、出臺國家標準、加快信息化建設、強化國家規劃督察,推進“多規融合”,實現空間規劃管理“一張圖”。
我國現行規劃類型眾多,涉及到空間資源利用的規劃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多項規劃,在同一空間存在較大差異甚至相互矛盾。致公黨中央在調研中發現,規劃的不協調、不銜接、不統一已嚴重削弱了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甚至造成空間管理無序、土地資源浪費、環境保護失控等問題。
致公黨中央參政議政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行的各項空間規劃體系“條塊分割”現象嚴重,職能被分散到幾個行政主管部門體系中。從地方層面看,各規劃在各自的行政體系架構中展開,均采取“政府負責、部門落實”的垂直管理方式,分別對各自的規劃工作進行管理,使得出現“條條”協調不力、“塊塊”關系混亂的局面,規劃協調實施難以落實。
規劃職能邊界模糊,內容交叉重疊,也造成部門職責難以厘清。致公黨中央在調研中還發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各項空間規劃發展歷程不一、關注的側重點不盡相同,使得各自編制的出發點、技術路線均有差異,從而導致目標和結果差異明顯,給指導實踐帶來困惑。
致公黨中央提出,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制度。“從國際經驗和國內發展情況來看,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從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到實施運作管理等各方面的發展都相對成熟,建議以‘兩規’為核心構筑國家空間規劃體系。”
出臺統一的國家標準規范,保障多規成果協調一致也是推動“多規融合”的有效手段。致公黨中央認為,技術標準的統一是實現“多規融合”的基礎,基于多規數據以及編制過程的基本特點,應以土地規劃和城鄉規劃的技術協調為抓手,出臺統一的國家用地分類標準規范,并明確基礎數據底板、編制時間與期限、用地規模與布局、規劃實施時序等方面的銜接方案,保證用地布局的城鄉全覆蓋和同一塊用地空間屬性的唯一性,促進建立“統一標準”、“一致流程”、“一套規章”、“職責明確”的良好局面。
鑒于地方政府各規劃信息化建設進度不一致,致公黨中央建議以3S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空間信息技術平臺建設,完善規劃管理“一張圖”系統。“與此同時,還應強化國家規劃督察,提高空間規劃實施績效。”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致公黨 城鎮化 多規融合 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