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歐成中代表:“十三五”期間啟用新的就業統計指標
原標題:歐成中代表建議在“十三五”期間啟用新的就業統計指標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訊(記者 張原) 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我國現行反映就業 “晴雨”的統計指標。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是指擁有非農業戶口、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而無勞動崗位、有就業要求并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進行求職登記的人員。從1994年起,國家統計局開始啟用城鎮登記失業率作為我國反映就業狀況的重要統計指標,一直延用至今。
歐成中代表在工作中經常查閱這個指標,但他發現,使用城鎮登記失業率統計就業動態存在兩方面嚴重缺陷:一是指標覆蓋范圍不全,不能全面、真實、準確反映失業人員的實際狀況。例如:本地農村勞動力、外來農民工和沒有主動進行登記的城鎮失業人員都沒有納入統計范圍;二是與國際通行的就業統計指標不接軌,無法進行同類比較。目前,國際上一般采取基于抽樣調查的調查失業率反映就業狀況,調查失業率能夠在更廣范圍內更加精確地反映失業的真實情況,因此,能更好地體現就業跟隨經濟波動的變化。
2014年7月30日,國務院召開第23次常務會議會議指出:保就業是政府重要職責,也是區間調控必須確保的民生“下限”。通過科學的抽樣調查,采集失業率數據,可以更好監測就業狀況。
由統計部門依法適時發布大城市調查失業率數據,以更加全面動態反映失業情況,讓社會和公眾及時了解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使宏觀經濟決策更加“心中有數”,為促進比較充分的就業提供了支持。
在“十二五”期間,為了保持統計指標體系的歷史沿革,就業統計指標實行“雙軌制”是無奈之舉。據了解,國家統計局已經從2005年開始,每年兩次對包括農村在內的地區進行全國失業人員情況調查。從2009年開始,在31個省會級城市建立了月度調查制。采用直接入戶調查的方式,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詢問統計。從2013年4月份開始,將月度調查城市增加為65個,入戶近4萬余戶,新增城市多是經濟較活躍勞動力市場發展成熟的地區。基于國家統計局已經開展的工作,歐成中代表提出:我國已經具備了使用城鎮調查失業率發布數據的成熟條件。建議國務院在編制“十三五”規劃中,停止使用城鎮登記失業率這項統計指標,正式啟用城鎮調查失業率這項新的統計指標監測公告我國就業情況。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統計 失業率 指標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