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鼓勵大學生創業 八位委員各抒己見
原標題:民盟界別政協委員共話創新創業 八委員八觀點 鼓勵大學生創業關鍵究竟是什么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訊(記者 廉維亮)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5日下午,民盟5組委員整場小組討論都在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如何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這既是民盟中央去年黨派大調研的題目,又是今年提交政協大會許多重要提案的主題,同樣也是廣大民盟界別政協委員普遍關心的問題。
鼓勵大學生創業關鍵究竟是什么?8位委員各抒己見,觀點不同但有共同反映了當前支撐創新創業創富的政策措施、機制體制和文化氛圍皆有待改善。
勇氣——徐輝委員認為,全社會要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保護好青年人的創業夢想和積極性,錘煉他們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前進的勇氣,引導他們做好做好持久準備、經歷風雨迎來成功。
公平——趙振銑委員認為,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關鍵政府要主動作為,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營造出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于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要進行資金上的支持幫助。
團隊——歐陽明高委員的學生當中有很多已經創業成功成為企業老板,最大的一家企業已經擁有上百名工程師,也不乏創業失敗的案例。他認為學生創業成功的原因在于能夠形成強有力的團隊配合能力,善于管理的、擅長技術的、懂市場的都要有且彼此理念一致,而失敗的例子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之間的發展理念出現了分歧。
資金——賀林委員認為,資金是創新型企業生存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創業初始階段如何保證企業的資金鏈安全是必須向大學生傳遞的知識,現金流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創新企業走向市場藍海的生死線。
環境——戴曉鳳委員認為,大學生創業形成的企業都處于起步階段,失敗率往往很高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社會資本,對于創業企業的投資都是具有很大風險性的,必須有極為敏銳的嗅覺。政府需要給予創新以極大的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
專業——王東林委員認為,創業的關鍵在于創新,而大學生創新能力不足是目前高等教育面臨的嚴重問題,學生必須在學校階段就打牢基礎,真正掌握創新本領,確實有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創新成果,而學校方面也得完善專業、課程設置,讓學生確實能“學有所長”。
保護——康耀紅委員當年就是在海南建設初期參與到海南的創業項目當中的,他認為當前必須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切實保障創新成果能夠形成效益,全社會形成完善健康的科學評價體系,從而使真正有前景的創業項目能夠形成規模。
闖勁——李成貴委員年前網購了一批花菇,感覺味道很好價格也很便宜,經過與店主的交流得知是一位大學生回鄉創業經營起了家鄉的特色農副產品。他認為,這種敢于舍棄尋求在城市發展、堅定信心回鄉創業的闖勁值得鼓勵,必須有這股有舍有得的勁頭創業才能成功。
大學生要有知識、有闖勁、有團隊精神,政府要主動積極作為真心幫扶企業發展,社會要有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環境氛圍,8位委員雖觀點各異,但組合在一起就涵蓋了當下大學生創業的關鍵所在。也與李克強總理的報告內容高度一致——“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個人和企業要勇于創業創新,全社會要厚植創業創新文化,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創業 創新 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