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王二虎委員稱不應忽視農業面源污染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顧書亮)在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中,不應忽視農業面源污染。全國政協委員王二虎呼吁,“共同關注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全面實現農業清潔循環生產,從而為老百姓構建安居樂業的生態環境和生存空間。”
所謂面源污染,即通過降雨和地表徑流沖刷,將大氣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帶入受納水體,使受納水體遭受污染的現象。“據有關方面測算,農業面源污染在一些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中所占比例較高,達到60%以上。”王二虎說。
由于農業生產的廣泛性和普遍性,加上農業面源污染涉及面廣、隨機性大、不易監測、控制難度大,目前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對此王二虎建議,應實施農業四大工程,即:土壤肥力培育工程,測土配方施肥,優化肥料投入結構,減少氮素流失和水體污染;綠色公共植保工程,推廣生物農藥和物理技術,減少農藥的使用;秸桿綜合利用工程,減少焚燒(粉碎、加工、過腹還田等);畜禽糞污處理工程(沼氣、固液分離、有機肥加工,實現零排放)。并大力推廣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
“此外,要積極探索推廣生態循環模式,建立‘以糧養畜、以畜生沼、以沼優菜(果、茶、糧)’的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模式。建立清潔循環農業示范區,允許先行先試,培育清潔循環農業發展典型。同時,給予示范區特殊扶持政策,在技術研發、產業開發、機制創新等方面鼓勵試驗區積極探索;安排國家專項資金,支持清潔循環農業的發展;呼吁全社會關注農業面源污染,支持農業清潔循環生產。”王二虎認為。
編輯:薛鑫
關鍵詞: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 農業面源污染 土壤肥力培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