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互聯網時代的管理也要“互聯”

2015年03月06日 18:48 | 作者:顧意亮| 來源: 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原標題:周漢民委員的“加減、乘除”算術題:互聯網時代的管理也要“互聯”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顧意亮) 3月6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進入小組會議的環節。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的討論,委員的發言不乏妙語如珠,更不乏“意味甚濃”。周漢民委員以兩道算術題起頭的一番言論,讓人聽來頗有些對現有社會經濟領域內矛盾現象的“豁然開朗”。

  “互聯網正在并且將以更快的速度、更深的滲透度改變現有生產和生活方式,未來‘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將是互聯網改變世界的高潮期,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周漢民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我看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是簡單地、零散地利用一些技術手段,而是要配合現代的理念、體制、模式、方式方法和資源配置,從而去破解一系列經濟社會難題。一句話,互聯網時代的管理也要‘互聯’”。

  “沒有現代的理念和體制,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大打折扣,甚至添亂。”周漢民先列舉了一道“加減法”:比如,行政審批,本來是用紙質材料,因為繁瑣,當事雙方都會簡化操作。使用網絡和數字技術后,本來的“減法”竟然成了“加法”——原來一套程序變成兩套程序,材料要求更為繁瑣復雜,無論是人力成本、物質成本、時間成本不減反增。

  “再有,面對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各方要求監管的呼聲不斷,為此,制定了監管辦法,但這個辦法體現的是傳統思路,監管主體是傳統的多個部門,監管手段依然是傳統行政措施,”周漢民感慨地說:“本該是做‘除法’,結果卻做了‘乘法’,其發展的野蠻性和破壞性的一面倍增了,反而增添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周漢民認為,基于互聯網時代的跨界性,現有條線管理體系無法實現對其行業管理的全覆蓋,為此,需要建立能夠履行相關條線日常綜合協調職能的樞紐型工作機制;基于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性,現有封閉式管理體系無法實現管理的高效性,為此,需要把過去作為“特例”的“會診”式管理手段轉變為常態化管理模式;基于互聯網時代經濟社會領域的快速性和爆發性,現有源頭管理模式無法實現過程的全覆蓋,為此,需要建立相應的事中監管和事后可追溯監管機制。

  周漢民還提出,互聯網時代的市場進入具有突破性,傳統的準入管理無法應對千軍萬馬無孔不入的市場進入行為,又缺乏場內管理措施。為此,政府相關部門的現有管理要從習慣于限制準入數量向監督進入后行為管理轉變,讓守法守德者留,讓違法缺德者出,以此凈化市場環境,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互聯網 管理 時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夲道DVD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天 |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