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高票價的“切膚之痛” 合理票價 給高雅藝術一個臺階
原標題:合理票價,給高雅藝術一個臺階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趙瑩瑩) 為深入推進文化惠民行動,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曾在兩年前攜上海歌劇院歌唱家赴丹東演出,節目包括歌劇《納布科》、《阿依達》等選段,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和經典歌曲《松花江上》、《我愛你,中國》等20余首中外經典曲目。那一次演出,觀眾們的熱情令他印象很深。
“其實歌劇包含了很多的藝術門類,你可以從中看到文學、音樂、美術等等,涵蓋面非常豐富。其實社會中的很多人、特別是廣大學生群體,很需要戲劇文化的滋養,然而票價過高的門檻卻抑制了消費。”魏松坦言,高票價是觀眾的“切膚之痛”,文藝演出票價應該更合理,真正實現“文化惠民”。
“為了讓大家走進劇場觀看歌劇,我們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普及性的講座、宣傳等等。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觀眾先走進來,一般只要看過一次都會覺得很好。”魏松表示,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票價的合理定位是80元~280元,一旦超過300元,普通大眾便有些難以接受。
面對低票價將帶來的資金缺口,魏松提議政府、企業方面的投入,并對非營利性演出給予適當補貼,來保證觀眾能用較低的票價欣賞到高水準的藝術演出,“對于非營利性組織,香港劇院的租金是1.5萬港幣。在上海大劇院演出一場,就要12萬元。”魏松直言劇場租金高是票價高的原因之一,“演出質量要提高,票價也得降下來,把實惠真正給到普通老百姓!”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藝術 票價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