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民進中央建議長江流域水資源應統一調度管理
原標題:民進中央:長江流域水資源應統一調度管理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呂巍) 長江流域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始終處于核心戰略地位。近年來,國務院確定了長江經濟帶建設,溯江而上,又批復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成渝經濟區、貴安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等一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然而,民進中央認為,這些發展規劃都對水資源的承載能力考慮不足。
以長江經濟帶為例,雖然已經把水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章節寫在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里面,但是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承載量關注不夠,對長江流域的淡水資源到底能支撐多大的經濟總量研究不足。而隨著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一批綜合利用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逐步建成并發揮效益,長江流域水資源已經從大力開發利用逐步走向運行管理的新時期,上蓄、中調、下引的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格局逐步形成,水資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劇。
在上游地區,陸續建成的水利水電工程分屬不同部門和不同地區管理,設計與批復都是考慮單庫的綜合效益,分散調度均按滿足本工程綜合利用任務進行調度,未考慮上下游、水庫群之間的協調,難以充分發揮整體綜合效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銳。在中游地區,漢江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長江上游水庫群和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控制性水庫建設運行,引起兩湖水系的水文情勢變化,兩湖局部地區局部時段工程性缺水或水質性缺水甚至并發的局面難以避免,甚至本應是“汪洋一片”的夏季防汛期,竟然出現冬季般“枯水一線”的罕見干旱,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在下游地區,年的枯水季節,長江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咸潮現象,今年年初長江口遭史上最持久咸潮,上海200萬人飲水受影響。
民進中央提出,從長遠計,要保障長江經濟帶的健康發展,保證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必須對長江淡水資源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必須以流域綜合管理的思路,實現長江水資源的統一調度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實現長江干支流控制性工程的聯合調度。在此基礎上,才能繼續探索水量分配、水權改革等后續問題。”民進中央參政議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民進中央看來,首先應盡快制定長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聯合調度管理辦法。在《三峽水庫調度和庫區水資源及河道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盡快研究制定《長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聯合調度管理辦法》。明確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統一調度目標、調度內容、調度條件、實施主體、調度過程的監督管理、參與各方的責權劃分等。以現有的防汛抗旱指揮體系為基礎,在國家防總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以流域機構為主體的聯合調度決策與管理機制和包括水利、電力、交通、環保等部門在內的跨部門水庫群聯合調度協調機制。組建跨部門的長江干支流水庫群統一調度協調指導委員會,協調和指導統一調度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在此基礎上,還應明確管理主體,加快建立協調機制,形成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調度秩序。民進中央提出當前必須建立能夠統籌協調電網、取用水戶、水力發電工程、航運、跨流域調水的水資源調度會商制度和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制度,協調好水電站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形成電調服從水調的水資源調度秩序。可考慮由水利部或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牽頭,聯合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長江航務管理局,以及長江干流涉及的7省2市人民政府以及發改、工信、交通、水利、環保、電力公司等行業主管部門,建立水資源統一調度的協調機制,以聯席會議或者協調領導小組等形式,構建協商議事平臺,加強各相關部門的溝通與交流,對控制性水利工程年度水量調度方案和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對長江水資源統一調度工作進行協調和監督。
民進中央還提出了建立水資源統一調度和監控管理體系和全面開展跨省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制訂工作的建議。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建設長江水資源統一調度系統和水資源監控系統,協調水庫蓄泄水關系和次序,對重要控制斷面的水量和水質進行實時監測。加快推進河流水量分配方案進度,考慮到中小河流生態敏感、水事矛盾較多,建議集中安排一批中小河流的水量分配方案制訂工作。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調度 水資源 長江 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