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全國政協委員王階:成本比售價高的中藥院內制劑如何生存?

2015年03月10日 21:50 | 作者:向佳| 來源: 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向佳)肺瘤平膏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的明星院內制劑之一,一瓶藥價121.2元。可是患者并不知道,這瓶藥的實際成本已經高達211.76元,比售價高出90.47元。

 

  “目前廣安門醫院銷售量排名前十位的院內制劑,零售單價都低于實際成本。”王階委員了解到,中藥院內制劑通常都是由臨床使用過程中的驗方而來,價格便宜、效果明顯,一直深受患者歡迎,但包括廣安門醫院在內的不少中醫醫院目前都存在制劑成本與價格“倒掛”的情況,停產的品種越來越多。

 

  僅廣安門醫院制劑常用的16種中藥輔料、12種西藥原料和6種貴重藥材價格漲幅就十分明顯,平均增長65.94%、100.62%和127.69%,這使許多深受患者信任和歡迎的院內制劑面臨“生存危機”。

 

  令王階擔憂的是,除了藥材價格上漲的壓力外,物價部門對院內制劑的成本也不合理。醫務人員的勞務技術和智慧(知識)投入這些“無形價值”的成本完全被忽略,影響了醫療機構對院內中藥制劑的研發使用。

 

  中藥制劑是中醫醫院發揮特色優勢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近年來卻呈現出老品種驟減、特色缺失、新品種研制基本停滯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再注冊期間,我國九省、直轄市共注銷18347個中藥制劑,十多年來北京市醫療機構持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的數量由147家減少至49家、注冊制劑品種數由7000余個減少到3419個。

 

  “一個制劑品種從申報到批準生產至少需要3到5年,程序多、要求高、費用貴,使得多數醫療機構望而卻步,只得減少申報和生產。”王階說,如此,中醫院的特色無法得到更好發揮,中醫的學術進步也受到影響。

 

  對此,王階建議在尊重中醫用藥理論的前提下,適當協調政策法規,優化審批方法,簡化在臨床長期使用的古方、秘方、驗方的申報程序。另外,還應改革定價系統,完善中藥制劑成本的核算機制,建立制劑定價的聯動機制,適度放開中藥制劑的利潤,充分考慮各種成本上漲因素,調升院內制劑零售價格與成本價格之間的上浮比例,調動各方積極性。

 

  此外,可以通過委托生產的方式,建設區域配制中心或依靠符合GMP要求的藥品生產企業,走集約化發展道路,實現各醫療機構制劑品種的優勢互補,既有利于保證產品的質量,又便于監管。對于工藝成熟、應用廣泛、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藥制劑應該列入醫保目錄,或按品種、支付的比例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以擴大臨床用量、應用范圍及生產規模。

 

編輯:薛鑫

關鍵詞:肺瘤平膏 中藥制劑 集約化發展道路 醫保目錄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欧美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