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深圳兩會專題報道>要聞要聞
“80后”委員首次履職
發揮創客作用 實現創新驅動
【深圳商報訊】(記者 余璐 胡思幸)昨天下午,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進行分組討論,在由致公黨、科技、僑聯等界別委員組成的第七組,多位新上任的“80后”市政協委員分外引人注目。首次“上會”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從自己的“老本行”出發,就深圳如何發揮創客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實現創新驅動而建言獻策。
創客空間要與優勢產業對接
“七年前作為草根創業者來到深圳,沒有想到自己能被吸收到市政協的隊伍中來,希望能為深圳創新發展做一些事。”深圳市矽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柴火空間”創始人潘昊表示,作為“80后”,會笑談自己成為政協委員是獲得了“合法吐槽”的機會,但自己的角色需要更進一步,會站在草根創業者、科技創業者中間,把年輕人的“吐槽”、把他們的聲音傳遞給政府,并且找出解決方法形成提案。
潘昊認為,創新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高精尖的核心技術創新,現在的趨勢更多的是“跨界”,把已經成熟的技術應用在不一樣的傳統行業里面,甚至帶有偏正規、野蠻生長的特色。創客是自下而上的創新者,他們的創意很難很快地產品化,他們需要跟傳統產業對接,如何能使創意跟深圳的優勢產業對接,就是眾創空間應該做的事情。
“政府開始發力建設眾創空間,但創客們就會擔心,這會不會變成一股風,或者變成過度建設、空有設備而沒有人使用的場所?”潘昊說,目前大部分眾創空間還是以租房子為主,必須要走到第二階段,能夠形成服務的脈絡。深圳有很多產業物理聚集地,在這些地方以半公益、中立的方式建眾創空間,從草根創業者、到研究者、到大企業的需求對接,既可以作為產業的支撐,也能促進創新的發展。
深圳可以打造世界的“大腦”
深圳市碼隆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黃鼎隆同樣是“80后”創客,他的團隊獲得了第六屆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團隊組冠軍。曾在微軟從業,去年才回到深圳創業的黃鼎隆,在談到如何履職時直言“責任比榮譽更重”,“政協的提案立案率很高,深圳為創業者提供的良好產業環境、政策環境,跟政協的作用密不可分。自己也會更加重視,寫出好的提案。”
黃鼎隆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目前深圳有機會走在世界前列。具體來說,人工智能使得計算機系統具有人的思維和能力,比如人的視覺思維能力,即計算機能認出來看到的是什么東西,深圳現在正在大力發展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等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和深圳這些產業密切結合。“深圳是世界工廠,有很好的制造能力,未來深圳可以成為世界的‘大腦’,去驅動全世界智能硬件產業發展。”
黃鼎隆表示,現在深圳很多智能硬件廠商希望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但后者的門檻比較高,他建議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來搭建一個人工智能的技術平臺,免費開放給硬件廠商使用,從而促進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編輯:薛鑫
關鍵詞:深圳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 “80后”市政協委員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