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發展綠色經濟是民生更是民盼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凌振國:
發展綠色經濟是民生更是民盼
綠色經濟是以實現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模式,致力于提高民生福祉和促進社會公平,實現社會形態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全國政協將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列為重要協商、調研課題,強調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實現“五位一體”發展。
多年來,遂寧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勇于開拓,先行先試,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遂寧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人口密度大,資源資金缺乏成為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遂寧人攻堅克難,想辦法、找出路,早在2006年就開始了生態、低碳、循環、高效綠色經濟發展路子的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后發地區綠色發展的新路。
遂寧在發展綠色經濟取得初步成效基礎上,召開“綠色發展·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2綠色經濟遂寧會議”,形成《2012綠色經濟遂寧共識》,遂寧綠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臺階。本次會議聚焦“綠色經濟·生態農業”,又是一個很好的選題,必將對綠色經濟發展理論的進一步深化,對解決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加劇等突出問題,對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堅持發展綠色經濟,是民生也是民意,更是民盼。緊緊圍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致富和天藍、地綠、水凈的需求,從實現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目標出發,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堅持發展綠色經濟,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要努力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成為“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先行者。要突出資源利用節約化,實行最嚴格耕地、資源、環境保護措施,并打造資源節約型社會示范區;注重綠色發展,壯大生態農業經濟,培養農民創收增長點;重視長效化、常態化,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堅持“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的生態補償原則。
堅持發展綠色經濟,要樹立新理念,增強緊迫感。牢固樹立生態為民、惠民、利民理念,切實保護好人們生存的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理念,推動城市鄉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綠色經濟遂寧會議是一個務實、開放、合作的會議,為政、產、學、研、民各方開展廣泛深入多層協商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本著貫徹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精神,與會同志運用協商民主手段和形式,圍繞主題深入研討,必將集中各方智慧、凝聚最廣泛正能量,探索丘陵地區發展生態農業新路。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綠色 發展 生態 全國政協